身体歌教案 篇1
各位同仁,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身体的结构》,望各位同仁能与我交流,提出宝贵建议,这是您给我的最大支持和帮助,谢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这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身体的结构》是整个单元教学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身体的外形特征,亲身体验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了解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骨骼》、《关节》、《肌肉》、《跳动起来会怎样》、《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等知识打下基础。
针对我校四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
学情分析:
《身体的结构》这一课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但具体包括哪些部分,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在学生对日常生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身体的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科学问题,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过程,是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本质。以科学概念为主线,更容易达成三维目标。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在建立科学概念过程中展开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工作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三个部分。
一、巧设疑问,导入新课;
二、多种方法,感知内部结构;
三、身体怎样工作的;
这样,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体验活动,学生将对本课的科学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把这四部分展示给大家。
我在这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导入时,我开门见山的问同学你爱自己的身体吗?学生会说“爱”,接着又提出,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分几部分吗?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轻松的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个真实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念头,同时又巧妙地把教材中提出的任务转化成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并且配以生动形象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新课。因课本已有具体的分法我没有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学课本。根据学生的汇报,到板前一部分一部分的出示及每部分的名称组成一个结构完整的多媒体课件, 这样直观形象的展示身体的结构,加深学生从身体外形划分的认识和理解。当学生发现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特点时,请同学们解开红领巾,放在桌子上,左手放身后,拿起右手一分钟系红领巾?大部分孩子没系好。为什么没有系好?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想?从这个游戏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少,游戏的目的,并不是玩,而是让学生从游戏中发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