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留学群强烈推荐一篇非常有价值的“诗经氓课件”给大家,收藏此文方便将来的参考!
诗经氓课件(篇1)
阅读《诗经》《楚辞》,从中学习其不同之处,来练习一下习题加深理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①。它山之石,可以为错②。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首诗的主旨众说纷纭,你怎样解读这首诗?
解析: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的鹤鸣之声,看到鱼儿时而潜入深渊,时而跃上滩头。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里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下堆着一层层败叶枯枝。园林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磨砺玉器。这里的物象既可理解为实指,也可取其比喻、象征义。
参考答案:(1)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这首诗声色并茂,情景交融,从听觉、视觉到心中所感所思,构成一幅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悠远空灵的田园美景。(2)这是富有哲理的隐喻诗。诗中着重列举鹤、鱼、树、石等动物、植物和矿物,象征各种事物都各有其特点和属性,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以物喻人,人都各有各的才干、优势和潜能,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实现其人生价值。它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任人唯贤、重视人才的主张。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和《楚辞》犹如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至今仍堪称典范。它们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学双璧”。然而,怎么阅读它们呢?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而且《楚辞》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真”是《诗经》的切实表现,“奇”是《楚辞》的形象展示。古朴的春秋时代氛围和温婉的中原风气给予《诗经》众多平民作者淳朴的思想意识,他们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创作出和谐自然的诗歌;纵横风潮洋溢的战国时代氛围和奇异的楚地风貌给予屈原丰富的想象力,他怀着对国君的诸多复杂的情感写下《楚辞》。《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包括奴隶等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而《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就是他遭逐之后苦闷之情的表述。
在语言上,它们也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诗经》以四言为主、篇幅短小、用词凝练,运用词头词尾、叠音词,语言朴素,不饰雕琢,呈现出简洁精练、和谐中正、平实自然的特点。《楚辞》以六言为主,篇幅较长,多状貌语和虚字,运用楚地方言、以奇花异草为喻,感情热烈却不乱章法,呈现出铺张渲染、恢弘奇丽、激奋沉郁的特点。《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气助词“兮”“些”等。
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的'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