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一文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先生的卓越才华,还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下面是留学群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詹天佑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
詹天佑400字读后感(一)
《詹天佑》一文描写了在1905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国工程人员独立修筑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在英俄等多数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任务。 在勘测过程中,詹天佑常勉励工作人员:“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他遇到困难总是毫不畏惧。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开凿隧道时,山顶的泉水往隧道里渗,詹天佑身先士卒,带头提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估价的五分之一。 文中的一句句话语,一个个片段充分表达了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颗爱国心。
再想想我们自己,如果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有毅力,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如果我们也像詹天佑一样事事为国家,为集体着想,身边会有多少活雷锋出现呢?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像詹天佑那样有着精密的要求,还会有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么? 虽然我们不能像詹天佑那样有那么伟大的业绩,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让“中国近代工程师之父”——詹天佑的伟人事迹和他那不屈不挠,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下去。
詹天佑400字读后感(二)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詹天佑》一文。
詹天佑不仅是杰出的工程师,还非常爱国、坚强。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的时候,他被任命为总工程师。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最后把工期缩短了两年,以四年时间完成了京张铁路,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在修筑京张铁路的时候,詹天佑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为了这句话,詹天佑白天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便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这句话,詹天佑天天和工地的工人们同吃同住;为了这句话,詹天佑不惜自己身份,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修筑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最为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直接横着打非常不方便。聪明的詹天佑想出了两边同凿法:从两端同时向中部凿井的方法。山上的泉水往下渗,因为当时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着头用水桶挑水。经过詹天佑的不断努力,居庸关这一个拦路虎低下了高傲的头。可是,更大的难题摆在了眼前: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就和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