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高考频道为您提供以下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虽然2014年高考报名尚未开始,但2014年自主招生的大幕已经开启。近日,北京大学2014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已开始接受中学校长申请。高校自主招生至今已经走过十年。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新模式,自主招生的确不能再走高考选拔人才的老路。但翻开这十年自主招生的录取名册,会发现几乎清一色是全国各地中学里的“牛人”。
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招那些不容易被高考发现的特殊人才,但用什么标准来选择这些人才,这十年来却似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标准。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经承认,部分试点高校在自主选拔初试中组织较大规模的笔试,学生备考负担加重,社会上对自主选拔成为“小高考”的议论很多,认为这样下去,就背离了改革试点初衷,也可能引发考试安全问题。
自主招生前期,各高校基本都是独立命题,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选拔出学校所需要特质的学生。但是随着自主招生影响越来越大,参加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出现了北约、华约、卓越联盟等自主招生联盟。单从考试来看,联盟形式的考试选拔,决定了选拔共性多过选个性,而且近期各大联盟的命题基本由考试院承担,这就意味着联盟考试题无法跳出高考题的圈子,从而注定了自主招生考试成为“小高考”。
“我们的自主招生选拔面过于狭窄,选来选去都是在选成绩优秀的学生,跟高考的区别不大。”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举例说,“佛山南海曾经有一个高中生,学习成绩一般,但会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很强。按照国内的自主招生政策,他根本没有获得资格的可能,可是他去国外读了一年预科之后,却考上了剑桥大学。”冯增俊说,国内自主招生远未达到原来设定的目标,考试过于注重分数,题目也无法考察出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近两年,高校为了扭转自主招生成“小高考”的倾向,开始在面试环节进行改头换面。但诸多“神题”的出现又开始让众人对其选拔人才标准产生怀疑。“玉皇大帝和如来哪个大?”“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高校回应称这些题目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不少人看来,这些题目哗众取宠,是歪门邪道,甚至是权贵的盛宴。“这些神化了的考题,除了增加考生的焦虑外,并没有多大的价值。”熊丙奇指出。
熊丙奇说,中国是个考试大国,但对考试评价却没有深入研究,随意性很大。为了让考试实现评价、选拔功能,应尽量避免偏题、难题、怪题,否则,就会导致评价出现偏差,做偏题、怪题往往要靠运气,而不是实力。考题不在于“难倒”、“考糊”学生,而是考察学生的真实能力。
不过,也有不少人力撑这类题目打破了应试教育固有的考察,认为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相关问题中延展出不同层次和维度的思考。“自主招生就是给高校自主权,对于他们的命题自主权,我们不能过度地说三道四。”吴颖民说,比如2013年的“馒头和面包打架谁会赢”,这题目表面看起来很无厘头,但思考起来却大有文章,比如可以从中西方的较量来阐述,考察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力、逻辑辩证能力等。“好不容易在尝试和探索比较开放的题目,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
高考频道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