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罪与罚栏目,提供与罪与罚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罪与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左右

罪与罚读1000字后感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左右

  凡事都会有他的两面性,世界上有黑就会有白,有美好就一定会有丑陋。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左右【一】

  理想主义的困境:与世界抗衡还是握手言和,我们是否有选择?看书的时候就不禁怀疑陀氏是不是真的犯过罪?他对主人公拉氏复杂的犯罪心理描写实在是太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了…“我是天选之子,我是不凡之人,我是拿破仑。我看到了人世间的不公和罪恶,我感到愤怒却无能为力,我叩问命运的不公,上帝的失职,却得不到回应。我厌恶这世间的一切。好吧,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就由我来代替上帝履行职责,来劫富济贫,重新分配资源,让这个世界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吧。”虽然拉氏是无神论者,然而他的犯罪心理逻辑大致上和《七宗罪》里的连环杀手相同。拉氏的迷茫或许也是许多贫穷且爱幻想的年轻人的迷茫: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却与这个世界现行的规则格格不入。

  所以他疑惑、愤怒、压抑,也想突破、想试探,直到脑子一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杀害了一个借高利贷的老太婆,同时情急之下还杀害了无辜闯入的老太婆妹妹。然而杀人之后拉氏并没有得到他幻想中的解脱,他生活的虚无感丝毫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因为逃避罪行而让自己的心理背上了更大的负担。他甚至不敢动用那些杀了两条人命才换来的钱。最终拉氏意识到他的犯罪行为并非无懈可击,在一个深谙心理学的警官的诱导和规劝之下他去自首了,但他直到自首那一刻也不认为自己犯了罪。他觉得他杀死的老太婆只是一个对社会无用甚至有害的“虱子”。然而法律崇尚的生命平等却无法饶恕他。最终拉氏意识到凭他鲁莽的一己之力是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的文明已经存在了五千年,现行的社会规则怎么会因为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而改变呢?想要改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没有捷径可循,只有放弃理想主义,像他的朋友拉祖米兴一样务实,才有使生活变好的可能。

  这个世界上,迷茫、愤怒且贫穷的年轻人太多了,我也是其中一员,甚至不再年轻了,也依然迷茫,依然愤怒。对生活的参悟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动到来。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就像一只小鱼,能做的只能在涨潮时顺势上岸透气,退潮时乖乖回去修炼、努力生存。比起拉氏,我想到了另外一个理想主义代表人物,那就是毛姆小说《刀锋》里的拉里。他同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无法融入主流世界,也打心眼儿里讨厌无知和虚伪的人们。然而拉里选择的方式不是犯罪,而是求知和救赎—读书、游览世界、宗教灵修…拉里放弃了和富家女子的婚约去,最终决定娶一个有忧郁症的可怜女人,试图去拯救她。这方面拉里的选择有点像《罪与罚》里的索尼雅,他选择用他的善良来治愈这个世界,而不是用愤怒来捶打这个世界。书中最终把拉氏从生活的烂泥中解脱的是索尼雅的爱情,然而我们都知道爱情也是不恒久的,爱情无法回应对人生的虚无感和意义感的追问。或许,如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是一个我们终生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左右【二】

  我要去了。我要去的地方,你们不能抵达;我告诉你们一条救赎之路:你们要彼此相爱,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耶稣

  面对不可逃避的苦难,作者一直在写作中苦苦寻找救赎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这部《罪与罚》中的寻找过程:在一开始,主人公是个怀疑主义者,甚至对大众的信仰,都持怀疑的态度;他自己更是一个无神论者。这就注定了他和大多数人都没有共同语言,只能游离于人群之外。他有自己的理想、包袱,但都只是一些理论:...

与罪与罚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罪与罚读后感600字

读罪与罚有感 罪与罚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有感

  《罪与罚》,充满了绝望和挣扎,非常的引人入胜,流连忘返,非常值得观看,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罪与罚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罪与罚读后感600字(一)

  罪与罚,是一本非常精彩和特别的小说,这是我经过连续两天奋战这本小说后的感想,因为这本书真的是非常的好看。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兽欲,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是仅仅占了全书的前面两章,而“罚”贯穿了大半。不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我们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认识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罪与罚,这本书主,描写了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非常值得大家阅读。

  罪与罚读后感600字(二)

  一口气看完了《罪与罚》,这是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着,讲的是犯罪心理。看完整部小说的第一反应是,救赎;其次是悲哀。其中的缘由,我归结为世界的复杂,社会财富的分布不均,而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整部小说塑造了好几个悲剧角色,我想试着分析看看主人公,罗佳。拉斯科尼科夫。

  首先我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善良的人,善良的他在大学期间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这是他的本心所致。当他一次次被贫穷、饥饿所打击,他只是觉得悲哀;当他被老太婆压榨的时候,是愤怒、不平,我认为也有自卑感在里面,也许会有一点点羡慕,当自己以及许许多多有才华的人被生活和贫穷压垮,可老太婆那样的人却大腹便便,肥肠流油,他不满、愤怒,从而起了杀心。但善良的罗佳一想到这,一方面会因为自己的英雄主义而热血沸腾,这英雄气节也在长期的压迫...

与罪与罚相关的中外名著读后感

发展太快的“罪与罚”,UKCN公司创始人如是说

留学中介 出国留学 留学资讯

  毫无疑问,在中国鼓励全球自由贸易和大力发展国际合作大背景下,留学服务业是当下中国经济和教育产业发展中难得的蓝海,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井喷式成长期,各种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鱼龙混杂地为广大学子及家长提供留学指导服务。正因如此,留学服务业和其它成熟行业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在当前快速成长时期,行业内必然出现泥沙俱下、褒贬两重天的各种乱象。

  为此,英国UKCN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加中先生多次呼吁加强行业规范,尽早制定服务标准,不再走其他行业走过的“野蛮生长”老路,从发展初期就能做到行业规范化发展,让留学服务行业能立足“教育”发展产业。作为国内留学指导服务领军企业、高端留学指导服务领域开创者,UKCN自创办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正因如此,UKCN才深刻体会到“快速发展”并不全是好事,转而积极呼吁并推动留学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留学中介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大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依旧持续增长,且人数从2006年的13.4万左右猛增至2016年的54万多,十年间增长有约4倍,年平均增长率15.14%。2018年我国留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 亿元人民币。对此,英国UKCN教育集团预计,在未来5-10年中国留学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长率有望突破20%。

  目前中国留学生源明显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留学生平均年龄越来越小,超过四分之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即有明确的留学意愿,在高中以前有留学计划的超过三分之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学子对留学国家、学校和专业有自己更具体和细分的需求。如果说以前是为了留学而留学的话,现在学生更是希望留学所选择国家学校和专业能够精准服务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毕竟,仅凭海归回国就获得优厚待遇的时代早已结束,国内用人单位已经越来越了解世界主要大学专业优势。而从海外院校角度看,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学员选择海外留学并优先选择优秀院校优势专业,优质海外院校对于留学申请者的条件及门槛也是水涨船高。

  因此,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计划留学的学子及其家长需要在出国前就能准确详细获得世界主要大学各专业全球竞争力、招生条件、入学时间、入学流程及所需要准备的文件、国际及国内就业前景等等,如此海量并精准的信息显然无法通过互联网搜索所得。一旦信息获取或理解偏差,不仅浪费学子金钱,还必然耽误学子宝贵的入学时间。正是基于这一特殊背景,市场对优质留学中介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留学中介企业因此迎来黄金发展时期,用刘加中董事长话说,在这个行业机遇期,几乎所有留学中介企业都能有生意做。

  刘加中先生携英国UKCN教育集团于2014年进入中国,2015年在南京成立在华业务机构。和其它同行们不同,UKCN如其名字让人理解的那样,成立之初即专注于英国留学业务。刘加中先生认为,UKCN作为一家诞生在英国本土的教育企业,颇为熟悉英国教育资源,能够保证以极丰厚极可信的英国教育资源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独特、可感知的价值。的确,英国UKCN教育集团在英国本土拥有4大分公司,分别在英国伦敦、曼城、爱丁堡和布里斯托,基本覆盖了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UKCN主营...

与罪与罚相关的留学中介

《罪与罚》读后感

读罪与罚有感 罪与罚读后感 读罪与罚

  《罪与罚》是朋友们读得比较多的一部作品,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罪与罚》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查看。

  《罪与罚》读后感1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卖身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额贷款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

  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

  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

  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

  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

  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

  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优秀。

  小说中,由于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

  尽管作品中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罪与罚》读后感2

  当看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后,心中不时感到震撼与感动,在《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科纳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他不仅建构这个学说,并且身体力行。他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拿破仑,但是他跟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因身世贫困没有机会,拿破仑努力争取...

读《罪与罚》有感

读后感范文 罪与罚读后感

  读完《罪与罚》让人刻骨铭心。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罪与罚》有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留学群。

  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围绕着灵魂的拷问和救赎,《罪与罚》开始了直逼人心的解剖。冷峻峭厉的文笔,让人读得异常艰难;深入骨髓的文字,无情地展示人性的虚伪、冷酷、残忍和搏斗。

  19世纪的俄国文学灿烂辉煌、光彩夺目,涌现出像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让后人敬仰不已,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作家,他们被冠之以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笼统地讲,这大体不错;但从细微处看,从文字魅力看,从语言的圈套来看,从人物塑造来看……从各个方面来看,用心品鉴,我觉得这远远概括不了陀氏的风格。

  有人说《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与许多俄国同时代的小说一样,作者在《罪与罚》反应了俄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

  有人说《罪与罚》,是一本社会心理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展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其妹妹丽莎维塔后挣扎、焦虑、忏悔、亢奋、抑郁、颓废的复杂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出现,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心理落差和事件的跌宕起伏,让人惊愕与困顿……

  然而,我倒觉得《罪与罚》是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和救赎,是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和愤懑,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前途和未来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瞭望,正是对人类命运前途的不懈揭秘才更显得谜团重重,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从这维度上来说,撼人心魄的心路分析使之具有了更为形而上意义上的文学价值和享受。

  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人有三个层面——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自我(EGO)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

  围绕着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一系列人物极其形象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动机,而实际上拉斯科尔尼科夫则认为她是社会的毒瘤,铲除她理所当然,客观上无意识中又杀死无辜的丽莎维塔,这既是逻辑的圈套,也是语言的圈套,更是生活的圈套,还是作家的圈套。

  表面上看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作为一个救助者出现在马尔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伤了的马拉美拉多夫护送回家;在其死后又出资帮助其孤儿寡母安排葬礼;在索尼娅受到陷...

读《罪与罚》有感范文

罪与罚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感范文 读罪与罚有感

  作者在《罪与罚》反应了俄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一起来看看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罪与罚》有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留学群哦。

  读《罪与罚》有感范文(1)

  开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点像论文,而不是小说。不过看完一半以后,故事情节就陆续出来了,开始显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一半的话,不要因为枯燥,而把它停下。因为精彩的在后面。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行凶以后,被她的妹妹发现了,所以他连着她妹妹也杀了。之后,凶手陷于痛苦之中。但是他不断地为自己辩护,认为他杀了那个老太婆是为了行侠仗义,是合理的,也是公义的。

  他想办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却无法得到平安。他写了论文说明他是属于那类改变世界的,不服从律法的人。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索尼雅忏悔过。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告诉了她一切。

  随着案情的发展,他逐渐逃离了警方的调查。证据都显得对他的逃脱有利。但是,他最后决定自首,去服苦役。因为他坦白承认,又因为他犯罪以前表现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过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间,他开始并没有悔改,还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不应该自首。索尼雅在这段时间里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后,他发现他爱上索尼雅了。从此以后,他开始了正确的反思,比起之后永远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没什么了。在监狱里,他开始阅读索尼雅给他的那本福音书。

  整本小说里面还卷入了很多人和事。有爱他的母亲和纯洁善良的妹妹,也有阴险的彼得比特罗维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这本小说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为自己辩护,你的良心并不会轻易放过你。所以,与其争辩,不如谦卑下来,决心悔改。当人决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负担都会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罪。

  读《罪与罚》有感范文(2)

  当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后,心中不时感到震撼与感动。在《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科纳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他不仅建构这个学说,并且身体力行。他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拿破仑,但是他跟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因身世贫困没有机会,拿破仑努力争取机会,甚至因此流人血;而他,也需要机会。

  因此他杀了早让人议论纷纷的刻薄老妇,抢其钱财。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被迫还杀了另一个无辜、受苦、可怜的老妇。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的理想抱负绝非自私自利,反倒是博爱的。但是,为达到理想而有的手段,却导致一场轰动社会的谋杀案。所有的检调人员,全从牟利角度解释这谋杀案,直到一个也酷爱研究思想的检察官出现,他立即将调查方向转向,透过拉斯科纳夫的论文,找到行凶的动机。

  拉斯科纳夫自承他相信“伟人的福音”,当他说出这观点时,连他的朋友都觉得太激进,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信念是“社会福音”,也就是只要社会制度完善,人都将安居乐业不再犯罪。想想我们不也正是处在这样的信念下的吗? 杜斯托也夫...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罪与罚读后感 读罪与罚有感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我要去了。我要去的地方,你们不能抵达;我告诉你们一条救赎之路:你们要彼此相爱,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耶稣

  面对不可逃避的苦难,作者一直在写作中苦苦寻找救赎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这部《罪与罚》中的寻找过程:在一开始,主人公是个怀疑主义者,甚至对大众的信仰,都持怀疑的态度;他自己更是一个无神论者。这就注定了他和大多数人都没有共同语言,只能游离于人群之外。他有自己的理想、包袱,但都只是一些理论:他把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被统治者,也就是普通人;他们负责在数量上保存人类。

  第二类是统治者,是手握权利、可以杀人的人;他们负责推动着历史前进。为了证实一下自己到底是哪种人,他杀了人。(这只是作者给自己提出的一种假设)经过事后的事实和无数次的内心挣扎证明:他自己也是一名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和拯救别人;但索妮娅是个例外。(索妮娅是苦难的代表)他曾对索妮娅说:我们要自己肩负起受苦受难的重担。但他和索妮娅有一点不同;索妮娅是有信仰的,无论多大的苦难,她都可以忍受;而主人公是没有信仰的,他在独自承担自己的苦难;并且还经常嘲笑索妮娅的信仰。

  后来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刑,索妮娅也陪他一同去了。在监狱里,他从不觉得自己有罪,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高傲,这使得他周围的犯人都不喜欢他,把他当成异类对待。索妮娅经常会来探望他,可每次他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她。他在监狱里痛苦的活着,觉得未来是没有希望和毫无意义的,有的只能是苦难和牺牲。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到故事的最后,事情发生了变换: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自己和自己的信念其实都是十分虚伪,他逐渐地学会了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当最后他和索妮娅拥抱在一起哭泣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重获了新生。是什么让他重获新生的呢?是爱,是信仰。苦难依旧存在,我们依旧渺小、无力,但因为有了信仰与爱,我们就变得能够承担苦难了:除了承担以外,我们还要爱它。尼采说过:“爱命运”。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你要爱它。其实索妮娅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并且坚信这一天终将到来。(他们终于拥有了共同的信仰)在这里,索妮娅既是拯救者,又是被拯救者;既是苦难,又是救赎;在苦难之中完成了救赎。

  作者在这里这样写到:他们想要说话,可是谁也说不出来。他们都热泪盈眶。他们俩都面色苍白,两人都很瘦;但是在这两张仍然带有病容的、苍白的脸上已经闪烁着获得新生的未来的曙光。爱情使他们获得了新生,这一个人的心包含有另一颗心的无穷无尽的生活源泉。

  他们决定等待和忍耐。他们还得等待七年;而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还有多少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无穷无尽的幸福啊!然而他获得了新生,他也知道这一点,已经获得新生的他以全身心充分感觉到了这一点,而她——她只是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着!

  当我轻轻地合上这本《罪与罚》的时候,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一个月的时间,它带给我的是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深的思索。现在就要和它道别了,心中难免有些伤感。其实它不会离开我,那些深刻的思想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死去;但他的思想却永远活着。这部用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巨大的悲悯情怀完成的《罪与罚》,也不会死去;它会静静地躺在图书馆里,等待着下一个读者把它打开;每一次打开,都会是一次重生。

  

罪与罚读后感400字

罪与罚读后感400 读罪与罚有感400字 罪与罚读后感

  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留学群小编最爱的一本外国名著,没有之一。它或许不如《红与黑》那般深刻,不如《傲慢与偏见》那般富有戏剧性,也不如《简爱》那般励志,但书中主人公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矛盾心理,却让我欲罢不能。那么读完这样一本名著后,大家都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且看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罪与罚读后感400字。

  罪与罚读后感400字(一)

  当高山的崎岖变成了坦途,当古老的文明随着炽热的岩浆和无数沸腾的生命一起跌入黑暗的深渊,当辉煌的王朝在一片复辟之声中再次走向战争的漩涡中,沕穆的历史经书是始作俑者的迂阔之论,还是历史的倥侗,是上古的情思还是梦幻泡影,却早已成为不辨的真理。

  贫穷,并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但它却足以促使一个人去杀人。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杀人的真正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赤贫。世界上有两种路,一种是光明大道,另一种是羊肠小道。无论你的选择是哪一种,都会有桎梏的监牢,涅槃的神话。而当你孑身长途的时候,又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你能决定的,比如说你的旅伴,你的栖息地。但是基于不同的角度来说,这一切的不能决定又带有先天的脆弱性,让你悚然汗下,得以修葺心底的蓊郁之地。

  事实是多么变幻莫测,老天所做的一切安排仿佛是在导演一部光怪陆离的传奇电影,而我们正在竭力寻找自己心中满意的角色 ,而在这时我们恰恰扮演了另一个在别人眼里再平常不过而又如此鲜明的角色。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样,那一切的罪恶,搏杀就变得如此荒唐,殊不知,唯有一切的不平和仇恨才会是麻木不仁的灵魂获得拥有另一个角色的权利,获得的角色越多,人生也就变得更加与众不同,而重要的是,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全心全意,活出自己。

  罪与罚读后感400字(二)

  前几天,我去借书,借到了一本漫画的《罪与罚》感觉很有趣,就读了起来。

  书中讲的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原来只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离他住处不远的当铺中的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拉斯柯尔尼科夫实在穷的没钱花了,在一天晚上杀害了她,因为恐惧,他也杀死了老板娘的异母妹妹。内心的极度恐惧爬上了他的心头,在这之后,他的内心都很惶恐不安,使他紧张得昏过去,在他的心里,罪恶感如同藤蔓一样,把他紧紧缠住。变为杀人犯之后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他的内心和精神上都忍受着极大的折磨,痛苦的他,无法选择。但是,他选择去承认,去自首。最后他向索尼娅说出自己的罪行,在索尼娅的鼓励下,他又在广场向社会、向人群承认自己的罪行,然后去自首,去服刑,从而走向了解脱。书的结尾拉斯柯尔尼科夫和索尼娅相遇了,他们决心相信上帝,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这本小说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为自己辩护,你的良心并不会轻易放过你。所以,与其争辩,不如决心悔改。当人决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负担都会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罪。 看了这本书,我突然想起偷我家钱的小偷,留学群想告诉他:如果你是实在没钱花了,我允许你偷,不过,你要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再把钱还给我!!!

  罪与罚读后感400字(三)

  最近我读了一部有关社会心理的小说。小说描写...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 读罪与罚有感 罪与罚读后感
《罪与罚》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

  一、文本介绍

  《罪与罚》主要写的是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在他自己的“超人理论”的支配下鼓气勇气杀了高利贷老太婆和她妹妹后的各种心里挣扎以及他与警察波尔菲尔的心理斗争过程。到最后,他被索尼娅劝服,自首后,去西伯利亚服苦役赎罪的过程。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穷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靠着母亲和妹妹省吃俭用的钱来学习和生活,以至于最后被迫退学。然而,在母亲的来信中,得知妹妹杜妮亚被斯维德里盖诺夫的妻子冤枉以及洗清冤枉的过程,并且得知妹妹为了他的发展愿意嫁给伪君子卢任后,碰巧在一个饭馆听到一个军人与大学生在谈论关于杀死高利贷老太婆的事。自己鼓气勇气,拿了守卫家的斧头,砍死了老太婆,不巧她妹妹回来便一同砍死。

  砍死后,他被召去警察局,可是为的只是房租的事儿,但当他听到老太婆之死的事件时晕倒了,这也是波尔菲尔怀疑他的开端。此后,他便经常发病,可是他的好朋友拉祖米欣一直照顾他、相信他。而他的母亲与妹妹随后也来到了他身边,但他给的只是冷漠的态度。

  他一直处于伦理道德与超人理论的挣扎。这种挣扎最终被宗教信仰给战胜,这一结果得归功于他偶遇马尔梅拉夫说起,马尔梅拉夫是个被辞退的官员,家境贫寒,大女儿索尼娅为了家里人的生存不惜出卖肉体。可是拉斯科利尼科夫被这样一位善良的女子征服,他爱着她也信任她。他把杀人真相唯一告诉的就是她。而对于索尼娅,拉斯科利尼科夫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因为他把自己仅有的30卢布给了他们埋葬死去的父亲。因而,索尼娅也信任他爱着他,也正是在索尼娅的感化下,他才选择自首服苦役赎罪的。

  二、阅读体验

  我只想做个平凡的人,只想要属于我自己的那片天

  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一直认为自己不平凡,想像拿破仑一样。他认为只要能达到目的,哪怕不择手段也是正确的。

  在我们周围,同样不缺那种自认“不平凡”的人,他们竭力破坏现状,想要发表新见解,他们自认为很前卫,想要人们追随自己,崇拜自己,但在我看来,他们很可悲,把自己丑陋、低俗的一面高调的宣扬出来,自认为很独特见解,与众不同。但同时也不乏真的有新见解的人,这应该无多大的影响,有时独到的尖端的偏见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一个狂热的自认不凡的人,他们会追寻自己的理想,而极端的幻想它,但终究如天马行空般,一切又回到现实,但你已经一无所有,你错过了你自己最好的才华。在火热的激情中,你的天赋已燃烧殆尽,微风拂过,一切支离破碎、灰飞湮灭。

  拉斯科利尼科夫热心助人,富有正义感。但同时也是一个孤僻,阴郁,甚至冷漠无情的人。他同情落魄的公务员。在他死的时候,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公务员的妻子。但他同时赶走了千里迢迢来看望他的母亲和妹妹,对她们恐吓。他整天都呆在阁楼上,身上邋遢至极,但他不在乎,他不和人交流,也厌恶和每个人说话,且不想走出那个小小的阁楼。他不信仰上帝,但自从见到善良的索妮雅之后,他变了,他变的不安起来,当他把全部的事情告诉了一个和他一样同样受尽苦难的人儿时,他一度感觉获得了新生,也确实,索妮雅是苦难的象征,她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她在苦难中散发着圣洁的光芒感染了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索妮雅的劝说下,他最终同意了去受苦来让自...

读罪与罚有感

罪与罚读后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读罪与罚有感

  下面是由留学群整理的读《罪与罚》有感,欢迎阅读。

  读《罪与罚》有感

  篇一

  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那些为着自己的能力而骄傲、而痛苦的人读的书。

  该书的主人公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能够随意决定其他人的生与死,天才具有通过牺牲弱者和平庸者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的权利,在天才面前,他只为自己立法,而不需要听从一切世俗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了能够让人类获得进步,天才即使一时伤害了普通人,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合法的,有道理的。

  正是这种思想,驱使了主人公完成了他的那次为了验证这个思想而去实施的杀人。但最后,他自己却无法忍受由此而来的孤独,也无法说服自己杀人的目的,并通过与救助那些平凡人的过程中,逐渐被平凡人的感情所感化,最后通过自首、服苦役而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批评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观念,倡导了人性和情感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通过揭示那些普通人的喜乐,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地方,以及非凡者身上平凡的地方,最终打消了自康德以来,一直在哲学界中存在着的那种理性者有权利为自己立法,因而有权利不顾普通人的感受来强加给他们意志的歧视性的做法。在陀氏的作品中,极力揭示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事背后那些感人至深,异常复杂的东西。如果缺少了这些关切,那么任何一个天才所要拯救世界的理想,最终也将不可避免地蜕变成为一个暴君独裁专制的借口

  篇二

  我要去了。我要去的地方,你们不能抵达;我告诉你们一条救赎之路:你们要彼此相爱,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耶稣

  面对不可逃避的苦难,作者一直在写作中苦苦寻找救赎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这部《罪与罚》中的寻找过程:在一开始,主人公是个怀疑主义者,甚至对大众的信仰,都持怀疑的态度;他自己更是一个无神论者。这就注定了他和大多数人都没有共同语言,只能游离于人群之外。他有自己的理想、包袱,但都只是一些理论:他把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被统治者,也就是普通人;他们负责在数量上保存人类。第二类是统治者,是手握权利、可以杀人的人;他们负责推动着历史前进。为了证实一下自己到底是哪种人,他杀了人。(这只是作者给自己提出的一种假设)经过事后的事实和无数次的内心挣扎证明:他自己也是一名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和拯救别人;但索妮娅是个例外。(索妮娅是苦难的代表)他曾对索妮娅说:我们要自己肩负起受苦受难的重担。但他和索妮娅有一点不同;索妮娅是有信仰的,无论多大的苦难,她都可以忍受;而主人公是没有信仰的,他在独自承担自己的苦难;并且还经常嘲笑索妮娅的信仰。

  后来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刑,索妮娅也陪他一同去了。在监狱里,他从不觉得自己有罪,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高傲,这使得他周围的犯人都不喜欢他,把他当成异类对待。索妮娅经常会来探望他,可每次他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她。他在监狱里痛苦的活着,觉得未来是没有希望和毫无意义的,有的只能是苦难和牺牲。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到故事的最后,事情发生了变换: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自己和自己的信念其实都是十分虚伪,他逐渐地学会了转...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