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又是端午节了,我们是时候准备动手制作端午节主题的手抄报了,你搜集资料了吗?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一】
端午节的谚语
1、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2、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3、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4、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5、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6、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7、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8、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9、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10、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2、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3、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1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5、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16、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17、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8、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19、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20、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
21、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22、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23、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24、端午节卖菖蒲。
2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27、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28、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29、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初中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二】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 得儿子的说法。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