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童鞋们都在紧锣密鼓中准备着最后的冲刺,,为方便考生及家长查询高考成绩、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分数线、高考资讯、各高校信息等等相关信息,留学群高考频道编辑特别搜集整理了大量相关信息供您参考,请收藏我们的网站,我们会不断更新,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
夯实基础,不断提高
——学习文科数学《高考考试说明》心得体会
漳州台商投资区华侨中学:林小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跟去年对比,今年文科数学《考试说明》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可由于每一届的生源素质都不同,每一届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在改变,所以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体会。第一届跟高三年时教理科数学,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很完整,虽做了不少的高考题,也很认真在学习考试说明,可心里底气不足,对有些知识的取舍不敢很肯定,无论是自己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些吃力。第二届改教文科数学,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可毕竟文科与理科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区别,无论是知识要求还是学生的数学素养,自己还是边学习边教,但是总算比第一届感觉好了很多,能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教学,高考成绩也比较理想。这届是第三届,也是文科的第二届,有了前两届的经验教训,在平时教学也注意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注意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文科学生学习特点,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了不少的收获。我们是三级达标校,生源素质不好,学习了《考试说明》,我觉得我们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夯实基础,拿下高考必考基础知识的分数”。我的一些体会与做法主要是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展开的。
针对我校文科学生对数学大部分比较讨厌,首先就必须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感觉数学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可怕,让他们爱上数学。《考试说明》里命题的一个原则是“立足基础知识,注重整体设计”,试卷结构也明确指出“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4:4:2,全卷的难度控制在0.6左右”。平时在试卷、练习的命题上尽量遵循上述原则,甚至将难的比例改成中或易,为了照顾个别基础稍好的,就用选做题形式来区分,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做,避免考试时有一部分学生在那里无所事事,增加他们学数学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数学也不是那么难。
一轮复习要求学生一定要夯实基础。开始复习后,针对基础差的同学,及时补缺补漏,强调他们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从课本开始,不要求快,要复习一个章节,掌握一个章节。具体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记住,然后看课后习题,用题来思考怎么解,不要计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后再翻课本看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的,尤其是过程和应用案例。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为什么产生的、怎么理解、怎么用。如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与记忆:“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将所有诱导公式中的角都表示成“ ”函数名改不改变就看k的奇偶性,而后面的符号的确定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就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画出,按x轴正半轴开始依次在坐标轴标上 , 就是 (y轴正半轴)按逆时针前进 ,则为第二象限; 就是 (y轴正半轴)按顺时针前进 ,则为第一象限 。这刚好也就运用到了逆时针旋转形成正角,顺时针旋转形成负角。再如解三角形,很多同学没有注意三角形的类型,其实就是初中三角形判定全等的四种在加上边边角共五种,而对应正余弦定理的选择主要结合正余弦定理公式特点,边多选用余弦,角多选用正弦,边边角正余弦定理都可以用。通过这么去理解,你会发现,数学基础知识很快就能掌握。但记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由于学生知识遗忘比较快,一轮复习每周末的作业我都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