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优秀的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篇一】
高二语文新课标学案备课人:孟华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
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二.解题及作者: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王勃(649~676年),文学家。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并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三.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断句品韵:
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