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清华简栏目,提供与清华简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清华简发布第七辑成果 《算表》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清华简 算表 吉尼斯世界纪录
清华简发布第七辑成果 《算表》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任敏

  4月23日,清华简第七辑整理报告出炉,最新释读的四篇均属传世文献未见之佚籍,其中《子犯子馀》《晋文公入于晋》讲述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一战而霸的历史,《越公其事》是勾践“逆袭”灭吴的另一个版本。同样是昨天,于2014年公诸于世的清华简《算表》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说明我国古人在2300多年前就有了“计算器”。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讲述晋文公如何成就霸业

  释读清华简,著名史学家、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当属核心。七辑整理报告,老先生每一次都亲临现场。据他介绍,“清华简”第七辑共四篇,均为传世文献未见之佚籍,记载了春秋战国史事。其中,前三篇主要记载晋国历史。《子犯子馀》和《晋文公入于晋》皆以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为主角,记载重耳早年流亡在外,借助秦国力量返国,以及重耳归国后整顿内政,一战而霸的史事。晋国自昭公以后,公族式微,国政落入六卿之手。《赵简子》系范献子与成鱄对赵简子训导劝诫的文辞,其中还提到国君以俭得政、以奢失政的道理。

著名史学家、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

  记载越王勾践“逆袭”灭吴

  《越公其事》是本辑最为重磅的一篇,全篇共75简,共分为十一章,详细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后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依次实施好农、好信、征人、好兵、饬民“五政”,重新崛起,最终灭吴的经历。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认为,这四篇简文丰富了古代史学资料,有助于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编撰和史学发展状况。其中,《越公其事》与《国语》中《吴语》和《越语》皆以勾践灭吴为主题,整体结构大致相似,但叙述过程有详略,所表达主旨也各有不同,这一方面说明它们有相同的史料来源,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在流传过程中有不断变化的趋势。

  此外,传世文献中对“五政”的说法,大致与本篇类同,可见这些治国方略与治世思想,皆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算表》成最早十进制乘法表

  9年前,清华简入藏时,散乱地装在几十个容器中,但有关《算表》的竹简辨识度很高。它们比其他竹简更宽、更厚,其上有一道道用朱砂画的红线,且竹简上端凿有圆孔。

  《算表》共21支竹简,把这些竹简首尾对齐,可以看到红色横线连在一起,共19条,每条都贯齐21支竹简,三条编绳也作为横线使用,由此将全表分为21行、20列,行、列交叉组成420个长方格。

  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算表》堪称古代计算器,用它进行99以内的运算非常快捷,将表上数字横竖拉线交叉点即为答案;表上没有的数字或者超过100的数字,将乘数和被乘数分解、拉线,再将结果总数相加即可,以此类推,《算表》一次运算的乘数、被乘数的极限值为495。

  《算表》还能进行分数乘法,其中“半”(二分之一)写成“肉”从“刀”,是用刀分割肉的形象。

  《算表》为我国留存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填补了...

与清华简相关的国学知识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