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歧路亡羊 qí lù wáng yá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歧路亡羊】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歧路亡羊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歧路亡羊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成语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正音] 羊;不能读作“ránɡ”。
[辨形] 歧;不能写作“岐”。
[近义] 误入歧途
[反义] 改邪归正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①对年轻的人如不循循善诱;就有~的危险。
②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他担心自己会陷入~的局面。
[英译] go astray in a complex situation
百科解释如下: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中文名:列子 别名:名寇,又名御寇 国籍:战国 出生地: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 职业:思想家 信仰:道教 代表作品:《列子》八卷 题目发音 qí lù wáng yáng
目录- • 题目释义
- • 出处
- • 原文
- • 示例
- • 歧路亡羊
- • 句意翻译
- • 注释
- • 启示
- • 练习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