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初,仁义礼智,本所自有。教子当随其良知、良能而利导之……故为父师者,当冲幼时,教以日学数字……教令身体力行。”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廉政:李拔传佳话,供您参考,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s://m.liuxuequn.com)查看。
廉政:李拔传佳话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福建省福宁知府李拔转任福州时,当地百姓拦轿不让他走,要求继续留任,而福州人民争着抢官,一时传出“两郡争守”(知府旧称郡守、太守)的佳话,福宁百姓还立“去思碑”来纪念其德政。
李拔(1713-1775年),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省犍为县玉津人。年幼时家道中落,炊烟常断,其母周氏仍督促李拔读书不辍。为让李拔交得益友,周氏挑选街坊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儿子会课,典当头戴的簪子以招待这些学友。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李拔18岁考中秀才,其父教导说:“为学如登山,徙峨眉之巅则视下矣。倘一徙而止,犹未登耳。”李拔因此取号“峨峰”自勉,且自书联语“立志不在温饱,青紫拾亦偶然”于书斋。
乾隆九年(1744年),31岁的李拔乡试中举,开始他的宦海生涯,历任湖北长阳、钟祥、江夏等地知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拔中进士,就地升任湖北衡州、永川、岳阳、汉阳府同知,后擢升宜昌知府。就在李拔欲在楚北大展身手之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朝廷一纸飞书,将李拔转迁福宁知府。时福宁刚由州升府,民生凋敝,诸多政务待举。李拔面对当地困顿的局面,下车伊始,即批阅文献,熟悉地情,亲临属县调研考察,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很快找出制约福宁发展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兴修水利,实施多种经营的理念。经他督促整修的就有霞浦、福鼎、福安、宁德等4县的塘堰99处,桥涵6座。他亲自参加霞浦长溪河三坝的整修,整治后“既可以杀水之势,又可以收水之用”,能够“蓄泄有方,旱潦无忧”。
鉴于福宁人多粮少,山地多水田少,耕种传统粮食作物收效甚微。李拔因地制宜,提出试种玉米,取得成效后全府广植,百姓称之为“李公麦”。福宁境内荒山多,滥伐林木严重,为此他自撰《请教民开山种树议》和《种树说》。提出“非时之斧斤宜禁,而荒山之地利宜开”和“官山许民认垦”,“有主之山,谕令广行种植,无许擅行砍伐”。鉴于本地农民不知养蚕、种棉,李拔特地从外地引进棉、桑种苗和蚕卵,亲自在府署后园分别试种、试养,获得成功后加以推广。
为兴教化,正民风,扬善抑恶、扬美抑丑、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好转。李拔一面警游惰、尚节俭、禁停棺、惩赌博、肃吏治,一面把重点放在办学上。他为府属近圣书院提供经费设备,修建寻乐亭,把自撰《寻孔颜乐趣说》和《辨志论》刻于壁上,公事之余与诸生讲论。对属县的教育事业也很重视,曾自撰《宁郡五县书院延师课士议》和福鼎、福安、宁德3县的《修学记》,还自撰《檄召郡县诸生会文序》等,以正学风。在对待地方文献方面,他亲力亲为,狠抓落实。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天,李拔通告纂修《福宁府志》,亲自撰写《征修福宁府及五县志事实序》等,全面发动修纂府、县志。李拔调任福州知府后,又把《福宁府志》书稿带到福州,在夜阑烛跋时仍不断笔耕,意倦神疲时也不辍笔,历时一年,《福宁府志》修成。转任福州不久,李拔还纂修了《福州府志·艺文志》。李拔为官期间勤于政务、卓有成效,深得朝廷信任,曾五次得到乾隆皇帝召见。乾隆四十年(1775年),62岁的李拔因积劳过度溘然长逝于湖北分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