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教师资格考试重点栏目,提供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考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考点”,跟着留学群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考点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1、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种类(P72-74)①正迁移与负迁移;②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③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④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作用(P74)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关键环节;③迁移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经验类化说(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配对构成。

  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

  2、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3、迁移的实质(P79)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整合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与重组来实现。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P78-83)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知识点”,跟着留学群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P54-58)

  一、动机及其功能

  1、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P55-56)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3、种类:

  ①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按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

  ②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按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

  ③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

  三、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1、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

  2、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3、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1、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观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两方面含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3、教育意义: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三、成就动机理论

  1、提出者:阿特金森

  2、观点:(P61)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分两类:力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教育意义:

  四、成败归因理论1、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观点:(P61-62)

  (1)三维度:

  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②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③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点”,跟着留学群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点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㈠感知运动阶...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跟着留学群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精选知识点(2)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教师资格考试了吗?留学群诚意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精选知识点(2) ”,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精选知识点(2)

  1.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NT,-[-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5.群体动力的表现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1)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2)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①吸引与排斥;②合作与竞争。

  6.课堂纪律的性质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精选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教师资格考试了吗?留学群诚意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精选知识点(1) ”,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精选知识点(1)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识目标: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2)情感目标: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 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6.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④视听辅助。

  7.课堂教学环境

  8.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②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③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个别化教学

  ①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情绪状态的分类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教师资格考试了吗?留学群诚意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情绪状态的分类 ”,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这部分知识属于教育心理学一个比较常考的知识点,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形式出现在试卷中,考题也比较简单。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其在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所占比例还是很高,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还是要花点工夫的。

  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情绪这种心理活动其实同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个开心愉悦的情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感到悲伤难过,这和我们的显示生活联系也比较默契。比如,饿了,如果吃到食物,感觉特别开心;饿了,没有吃到食物,就会感到特别难过沮丧。由此可见,情绪的确同人的需要联系特别密切。

  在心理学上,心理学家一般将人的情绪状态分为三大类:心境、激情和应激。它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需要我们区分好。

  心境,即心情。指的是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这个定义将心境的两个特征都给体现出来了,即长期性和弥散性。长期性,指的是心境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几个小时、可能是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说,当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功时,他开心的时间可能会持续一两个周,这种长期开心的状态就是心境的体现。弥散性,指的是弥漫扩张,人的情绪可以由自身扩张到周围的其它事物。比如,我们在中学语文课都学过杜甫的一首诗《春望》,里面有这样一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意指的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但是,花会哭吗?鸟会担心吗?并不会,为什么作者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呢。正是因为看花、看鸟的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觉得它们也在哭泣,这也是心境的一种体现。

  激情,指的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相对短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在我们日常生活很常见。如果说你关注体育运动的话,会经常发现这种情绪。比如, 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他会呐喊、奔跑,欣喜若狂。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情绪也就持续个十几秒,这种状态就是激情。

  应激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个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出乎意料和高度紧张,我们要把握住这两个词语。这种情绪在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比如,新手教师走上讲台时的紧张情绪,司机开车时遇到紧急情况的刹车等等,这些都是因为面对突发问题所感到的紧张感,都属于应激。

  以上就是情绪状态的三种分类,我们通过几个题来验证一下大家的掌握程度。

  “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焦虑

  【答案】C。解析:激情,这种情绪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引起的。范进中举后进入一种近似疯癫的状态,后被岳父一巴掌打醒。一种爆发强烈、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时,他们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作出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事人的身心出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 )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焦虑...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重点: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重点: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顺序性

  (一)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二)具体表现:个体动作的发展顺序: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

  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

  心理品质发展的顺序: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导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绪。

  (三)教育启示: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二、阶段性

  (一)概念:人的发展变化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二)具体表现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三)教育启示:教育要具有针对性。

  三、不平衡性

  (一)概念: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时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二)具体表现:人的身高和体重在出生第一年和青春期发展最快;人类口语发展在2-5岁发展最快。

  (三)教育启示: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四、互补性

  (一)概念:反映人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二)具体表现:生理和生理之间互补,比如盲人的听力很敏锐;生理和心理之间互补,比如身残志坚。

  (三)教育启示: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五、个体差异性

  (一)概念: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扔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往往都是千差万别的。

  (二)具体表现: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

  (三)教育启示:教育要因材施教。

  以上介绍了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详解,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

2017教师职业道德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考察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考题分析 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分析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职业道德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考察重点”,欢迎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综合素质职业道德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里也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职业道德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备考要点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以后有了较大的改变,考试科目有所增加,考察内容综合化、多样化,提高了教师入门门槛。综合素质科目是报考教师资格各学段都要考察的共同科目,它主要对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大部分。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来看,教师职业道德部分每次大概会考察4道单选题、1道材料分析题。

  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既反映社会道德对教师的要求,同时又针对教师职业活动领域各种关系提出的规范要求。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二〇〇八年九月一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6条。分别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考试中单选题常考考生对每条具体规范的理解。例如:爱岗敬业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对这一条的理解上主要突出“认真”二字。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干一行爱一行,这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

  2014年上中学综合素质真题中15题:

  迟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不少错误,面对同事的质疑,迟老师说:“这不过是一本教材而已,没必要那么认真。”迟老师的做法( )

  A.不合理,违背了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

  B.不合理,违背了勤恳敬业的师德规范

  C.合理,精力用于校本教材编写不值得

  D.合理,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上好

  读题后发现,迟老师的做法明显是错误的。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除了日常从事的教学工作之外也肩负着课程的建设开发,教材的变等任务。所以排除CD。在A和B对比中发现,题干“没必要那么认真”,体现迟老师工作态度上得过且过,不认真负责。这应该是爱岗敬业的范畴,迟老师的行为违背了勤恳敬业的师德规范。A终身学习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学到老活到老色意思。故选B。这是职业道德部分,单选题的考察形式。

  材料分析的考察考察中,主要是通过案例描述教师的一系列行为,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行为去判断,教师违背了或遵守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哪些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书写答案时的语言组织能力等。对此,广大考生应加强联系,多做题,多书写,注意理论点与实际案例的结合。

  总之,职业道德部分在整个综合素质部分所占分值较大,各位考生要在备考中格外关注,多积累、多识记、多练习,争取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综合素质

体育学科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

  “体育学科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知识”一文由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及地位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二、标准解剖学姿势及方位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拇指在外侧),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二)常用的解剖学方位术语

  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基准,定出下列解剖学方位术语: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下:靠近足底称为下。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

  桡侧:指前臂的外侧。 尺侧:指前臂的内侧。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三、基本切面和基本轴

  (一)人体的基本轴

  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三个轴进行转动。

  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要绕垂直轴作旋内或旋外运动。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矢状轴作外展或内收运动。

  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前二轴相互垂直的轴,如肱骨在肩关节可绕冠状轴作屈和伸运动。

  (二)人体的基本切面

  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若沿正中线把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简称正中面。

  冠状面(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冠状面(或额状面)。

  水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水平面。由于沿人体长轴横切的切面,故也称人体横切面。

  四、人体基本组成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供能、储能的场所。

  中心体:细胞分裂期间,中心体可以复制,参与细胞分裂。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紧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如:肌腱、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肌组织:广泛分布于骨骼、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骨骼肌:附在骨面,横纹明显,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

  心肌:分布于内脏,横纹不明显,受自主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内壁,无横纹,受自主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

  以上...

与教师资格考试重点相关的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