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形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微整形大军,那么微整形真的没有安全隐患吗?本文“2016年公务员时政热点:微整形 ”由留学群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医疗美容产业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且以每年约30%的增速发展。整形美容属于医疗行为,相关的准入以及操作,国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央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没有资质就开设美容培训班、开设整形诊所、没有行医许可就进行注射打针的现象在微整形行业愈演愈烈。因微整形而受到伤害的案例触目惊心,微整形俨然成了“危整形”。(5月7日 央视新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些年来,通过局部微整形使自己更美已经成为爱美人士的追求,微整形的风生水起就是看准了这块市场“大蛋糕”。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本是市场的必然规律。但是,把利润追求作为唯一目标,而完全无视国家法律规定,完全无视消费者应有权益的保障,完全无视自身的义务,微整形必然会偏离方向变身“危整形”,遗害无穷。
为了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扩大自己的美誉度,一些所谓的美容机构,把自己包装的十分完美。通过各种编造出来的概念,为自己脸上贴金。但是,在具体营运中,有的微整形机构,甚至跻身于普通民宅中,环境脏乱差不说,具体操刀者连基本的从业资质都没有。为了能够留住消费者,他们不惜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药物,有的具有强烈的负面作用,甚至会造成不可逆的功能性伤害。央视曝光的因微整形而致使患者左眼失明问题,就可管窥一斑。
而这只是微整形行业众多黑幕中的冰山一角。从业人员没有资质,随便由一个所谓的机构培训一周左右即可成为主治医生,有些整形机构甚至把地下室作为整形室,营运环境卫生防疫条件没有基本的保障。这些环境没有保障也只是“小问题”,没有被国家批准的各式各样的微整形药物,被各种低成本的药物充斥其间,由此形成的制造假劣微整形药物的上下游产业链,不仅扭曲着经济产业,还编织着一张毁害多少脸的罪恶之网。
微整形行业之乱由来已久,即便被央视新闻曝光过“危整形”之祸,但是,这些微整形机构,仍然能够在全国各地经营起了数量众多的培训机构,显然在曝光和监管上出现了真空,媒体的曝光可以无限深入,但监管却依然我行我素。追求利润的脚步疯狂的奔跑,监管的脚步却裹步不前,消费者微整形的风险就在这样的鸿沟前岌岌可危。
尽管国家早在上世纪就明确规定了,从事美容工作的只有医院、诊所和美容院三个机构,但这样笼统的规定和对责任追究的真空化,使得微整形如水银般无孔不入。再加上消费者图便宜风险防范意识差等问题,微整形变身“危整形”就有了内外部相对宽松的滋长土壤。
一个27岁的青春面孔,就在微整形后永远的失去了左眼光明,这仅仅是微整形变身“危整形”的一个典型案件。这个漏洞的堵塞,需要的是国家相关法律能够尽早跟上形势加以完善;需要的是对微整形行业的有效监管。在这些中长性的工作尚在进行时,避免陷入“危整形”陷阱的,只有是消费者自己多一些克制,多一些理性,即便要做微整形,也要到国家认定的机构。否则,只能承受面目全非的痛苦,欲哭无泪地跟微整形机构进行维权,那又是多么可怕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