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写好一篇全面的读后感呢?读后感书名是一部让我们受益匪浅的作品,由{作者人名}书写。此时可以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从作品中收获的读后感,今天留学群的编辑为大家挑选了一篇关于“归去来兮读后感”的精彩文章,我们诚挚邀请您来领略本页的魅力!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1
回归大自然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声感叹,陶渊明回到了久别的故园。抛别人世的富贵荣华,五柳先生融人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的境界之中了。
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人类的工业文明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重。大批市民纷纷向乡间田园进发,去享受新鲜的空气、潺潺的清泉和静谧的森林。
大自然,是人类心灵的家园。
有人认为,宗教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不错,虽然科学已经十分昌明,宗教这种古老的迷信依然温暖着人们的心。宗教传统缺失的中国人,不能深刻理解西方人对宗教的虔诚。
但无论宗教如何强大,它也无法取代大自然的地位。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在于大自然不仅仅是景观。大自然中有高山、大海、湖泊、森林这样的美景,但更重要的是它包容着许多有生命的东西。智利女诗人朱斯特拉达在她的散文诗里写道:地下和地上一样,也有很多生物。它们会爱,会恨改动几个字就成:大自然和人类的世界一样,也有很多居民。他们会爱,会恨人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会感到无数的生命在和你共同呼吸着。生命与生命之间是会共鸣的―所以热爱大白然,必然也会在心灵上得到大自然母亲般的抚慰。
大白然如此美好而可亲,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蜷缩在都市的水泥盒子里,无精打采地观看一个更小的铁皮盒子放出的肥皂剧,或是只知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而不贡献。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与大自然的交流实在是太少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会出现这样一幅情景吗?―西斜的夕阳下,一个小姑娘向四周抛散着板栗和棒子,小鸟和小松鼠在她的周围快乐地叫着跳着,享受着这些美味的点心。这像是童话吧,其实这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擎灯女神南丁格尔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久已压抑的人们,回到大自然中去吧!正如一位学者的幽默:
我们已经抛弃了上帝。如果再把大自然一脚踢开,我们会感到孤独和寂寞的。
归去来兮读后感 篇2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句包含自悔的话语从不远处传来,只见那人一袭青衣,手持酒杯,身处菊花丛,与月争辉。细看,月与他交相衬托,竟有些莫名的和谐,在不禁间散发出生命的芳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陶渊明辞官归隐,只因他看破了世俗,官场的腐败令他心灰意冷,他宁可要匕首方宅,宁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也不愿趋炎附势,放下尊严去做那个自己不愿做的人。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若是真的放下名利之心,纵然身处闹市,亦如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言虽如此,但陶渊明还是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放下了繁华,远离了仕途。陶渊明隐逸南山时,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采菊东篱下,或临清流而赋诗。他远离了喧嚣,以一苇渡江抵挡人世的沧浪。
虽说如此,表面上看起来陶渊明身处桃花源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当他满腔热血想要效忠于国家时,却看到了官场的虚伪、黑暗。
同时,他也明白凭借他一人之力,是根本无力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