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新的事物产生启迪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把内心感悟转换成文字。我们应当精简自己的话语,并且充分表达,才是一篇好的新的体会,但是在落笔之前,你真的了解写心得体会的要点吗?
工作管理心得 篇1
一、学校会议危机
当前,我们的学校组织会议多、效率低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用“会议危机”来形容,也不为过。据我的观察,学校组织的“会议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会最多的是任务布置会,而关于部门间的联席交流会比较少。学校中的会议大多是任务布置会,其中有一些是可以不必召开的,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即可传达安排好。而对一所学校至关重要的问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民主建议会、读书心得会却组织得很少。
2、会议“议题”管理不到位,可开可不开的会比较多。有效会议的第一要素是对“议题”的审批管理,这项工作应是校长办公室的常规工作。学校各部门的临时性会议如果没有经校办审批同意就擅自召开,不仅会占用学校的会场资源,而且对参会人员的时间也是一种随意亵渎,不利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
3、会议很少准时开始,参会人员守时意识不强。学校的会议,跟党政机关的会议一样,准时开始的都比较少。针对这种现象,如果没有采取正视的态度,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散漫的会风,直接影响工作态度。
4、缺少对会议主持人、记录员的规范要求,更没有对这类人的培训。会议主持人(或主席)和记录员是一次成功会议的两个关键人物,他们主导着会议的进程和目标的达成。纵观学校的会议,有水平的会议主持人比较少,而且许多会议都没有记录员或随意安排一位工作人员担任记录员。平时,学校对会议主持人、记录员缺少系统的培训,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职责比较模糊,因而影响了整个会议效率。
5、会后反馈不力,少有书面的会议备忘录。由于许多学校的会议没有安排记录员的工作,会议开过之后没有形成书面的意见记录,会后需要落实的工作没有反馈跟踪,导致了干部的执行力逐层稀释,该要及时落实的.工作没有完成,延误了学校的发展时机。
二、会议低效的分析
“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这是会议低效的一种连环表现。学校组织中的会议出现了低效危机,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缺少会议成本意识,学校把开会不当回事。
在学校中,一两个小时的会议已经很普遍了,大家在开会时,没有时间观念,主持人很少提前规定发言人的时间,发言人讲话也经常拖泥带水、不简洁明了,这就容易延长会议的时间,耽误与会者的工作或休息。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学校领导与老师缺少会议成本意识,经常把开会不当回事。会议成本是如何计算的?日本太阳公司对会议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公式中平均工资之所以乘3,是因为劳动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倍来计算;开会的人越多,会议时间越长,会议的成本就越高。太阳公司每次开会时,总是把这个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目的是提醒参会人员注意会议的成本,端正对会议的态度,提高会议的效率。
2、缺失会议制度安排,学校无所适从地开会。
目前,学校召开的会议,都是由各部门自行组织,会议的类型比较单一,除了布置工作的例会之外,涉及互动交流、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