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雁塔作文(篇1)
寒假里有幸去了西安,在诸多名胜古迹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著名的大雁塔了。关于大雁塔的传说,特别有意思。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建于唐朝初期,刚开始的时候是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来,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资料上标着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好精确的数字啊。
“大雁塔”之名是因为唐玄奘得来的。没错哦,就是那个西天取经的唐玄奘。他在西行的路上,进入了沙漠腹地的时候,饥渴难耐,还一不小心打翻自己的水壶。危急关头,一群大雁带着唐玄奘来到一片绿洲,他才活了下来。
回国后,为了感谢这群大雁,也为了给经书的存放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唐玄奘请求李世民建下了大雁塔。而那时的大雁塔,因为建筑在大慈恩寺,所以也叫慈恩塔。
唐朝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进士及第后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诗。著名的大诗人孟郊屡试屡败,终于中举后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诗。
这诗着实很“狂”,把书生中举之后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年后,另一位诗人也考中了进士,在大雁塔下题名时,他本来是想着规规矩矩去题的,可一看到孟老爷子的诗,整个人都不好了:“孟老爷子的诗这么狂,看来我也不应落于人后!”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见他一把拿过酒壶,就是一通豪饮,饮干酒后提笔就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你孟老爷子不是狂吗?哼,我比你还要狂!在你们之间,我可是最年轻的。这位年少有为的诗人便是白居易。
有关大雁塔的传说众多,和唐朝诗人关联的肯定不止孟郊和白居易。唉,要是时间允许的话,我还真想一整天蹲在那里,细细揣摩昨天的痕迹。
关于大雁塔作文(篇2)
夜幕下的西安,是霓虹灯的欢乐谷。大雁塔的广场上,人流如织。
我想一睹大雁塔的风采,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快速地一级级跨上台阶。
我一直以为,所谓塔,如果没有北海白塔那样绿树红墙柳浪空濛的秀气,也要有桂林日月双塔夜色下人在画中游,人在画外观的灵气。但大雁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她正在维修。整个塔四周都是钢筋搭建起来的架子,像搀扶一棵古老参天的大树。不知怎的,诸如气魄宏大、格调庄严、造型稳重一类原本根植脑海的词,倏地销声匿迹了。晚风中的大雁塔竟像个羸弱的孩子:灰黄斑驳的青砖,算不得高的塔刹,还有几处被岁月磨蚀的檐椽。何况塔顶是那么细小,塔基又这般宽大,她就是个有点笨拙的孩子。
我本就无法靠近大雁塔,无法看到灯光映照下塔身的灿烂辉煌,无法登临她七层、高六十多米的塔身来俯视古城西安,无法触摸莲花藻井中央硕大莲花的圣洁,不免想转身离开,可又实在迷恋不已,只好绕塔身散步。我一次次靠近塔身在近处仰望,虽然她还是原来的模样,但感觉又有些不同。砖的斑驳,塔的厚实,仿佛无言的老者,她沧桑的背影就能使我肃然起敬。
此时,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已经喷放。水花随着音乐旋律的不断变化而起伏跳动,涌动的水柱如纤纤少女,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引来人们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夜晚的音乐喷泉是绚丽动感的。
轻风习习,夏夜凉爽。大雁塔只是静默在那里。
我能想象塔中的故事和文字。我知道它们也静默在那里,静默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哪怕它有一股浓重的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