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古兰经的来历栏目,提供与古兰经的来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古兰经读后感

古兰经读后感 读古兰经有感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每一章以一个阿拉伯语词作为名称。穆斯林认为这是真主对先知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陆续启示的真实语言。留学群为您编辑整理古兰经读后感,欢迎阅读。

  古兰经读后感(一)

  我读的是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马坚翻译的。 当老师让我们读古兰经时,感到无所必要的感觉,有点浪费时间,但为了完成作业,去读的时候,却发些这本书让人感到特别惊奇出人意料但同时又充满了惊叹与可悲,让人心中不适!惊:因为书中谈到很多关于上帝及教会的事情,与基督教极为相似甚至相同让人感到惊奇。悲:因为虽有相同,却是差之毫厘远之千里使人远离了基督成为神的敌对者。只求上帝兴起神的仆人使其回转!

  一章:古兰经第一章:全章1—7节颂涌上帝为独一的主,他配受一起的荣耀与赞美,并表明自己对上帝的坚信与绝对的依靠。更看的一个迷茫者盼望被上帝引导,不至走向错误与失败。 这让人觉得他们对上帝充满了盼望与敬畏,更有绝对的相信!真主成为他们的道路,使其不会迷失.。这让我觉得他们的信仰似乎和自己的信仰是相同的,独一的上帝,独一的敬拜,仁慈的,公义的……

  二章:古兰经第二章:开章第二节讲明古兰经的的证实性与其针对的对象和目的!真的是这样吗?古2章2节:(这部经,其中毫无可疑,是敬畏者的向导。)3—29节讲到真主对信道与不信道的结局的阐述,讲到人的的来历,21节讲到主对人的恩惠阳光,雨露,不信的人去的是火狱,而信道的人去的是乐园。让人觉得这和圣经特别相似,使人在读的时候就会想到上帝给我们信他的人预备的居所只是感觉词汇有些不同但大意相似!

  31—37节讲到上帝对阿丹的晓示并讲到他和妻子是如何在魔鬼诱惑下离开上帝的!上帝如何将他们逐出!但是和圣经有些出入,这里的乐园是指天而不是地上,让人觉得有些不好的感觉,越往下读越觉得好像没有章路一样,东讲西讲有些零乱,觉得在旧约但一会又讲到末世,你以为要讲末世,在49节开始它又讲到摩西带以色列百姓出埃及,读到这心里感想到,这不是像一本经书,更像是一个人在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关于上帝事,让人毫无头绪。我在想那些伊斯兰教徒信的经典难道就是这样的吗?让人匪夷所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对圣经似乎很了解可又在其中添加乐很多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词汇,就像是极力的想让人去相信他说的更真实,好些都是大白话。在看后面再62节(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

  他讲到了基督教,犹太教,还有拜星教,还说只要信上帝和末日的,行善的都会得到主的报酬!在这里让我更惊讶了,在古兰经里还有基督教啊?还有他讲到那些信末日的教派是什么啊?居然把这些宗教和基督教放在一起,有点在拉拢人心,而不再述说真里。更离谱的是在后面他又在讲摩西和上帝的对话与事迹,前后毫无次序,想起什么说什么的感觉,让人只有一个感觉“乱”。

  (111节他们说:“除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外,别的人绝不得入乐园。”这是他们的妄想。你说:“如果你们是诚实的,那末,你们拿出证据来吧!”113节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是诵读天经的,犹太教徒却说:“基督教徒毫无凭据。”基督教徒也说:“犹太教徒毫无凭据。”无知识的人,他们也说这种话。故复活日真主将判决他们所争论的是非。)

  这两节经文里看到他对基督教...

与古兰经的来历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夏至的来历

夏至的来历 夏至的习俗 夏至各地饮食习俗

  【夏至的来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夏至”食品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夏至各地特色饮食】

  岭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

  北京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无锡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九九歌】

 ...

与古兰经的来历相关的节假日资讯

国庆的来历

国庆节的来历 中国国庆节的来历 外国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快到啦,为祖国母亲庆生吧。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庆节的来历,更多国庆节的来历请关注留学群节假日栏目!

  中国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 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外国国庆节的来历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

  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相关阅读:各国如何庆祝国庆节?

  国庆祝福语

  1、如果你在国庆节收到了我对你的祝福,那说明你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迎来好运,因为这祝福不仅仅是要你节日快乐,更重要的是祝你永远开心。

  2、虽然节日是短暂的,但是我对你的祝福是长久的,虽然快乐不是永恒的,但是我对你的问候是不变的,国庆快乐,永远快乐。

  3、当你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正在为你祝福,希望你能够在这金秋十月度过最开心的节日,让一切烦恼都离你远去。

 ...

中秋的来历

中秋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的来历

  很多人都知道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假日,但是对于中秋节是如何而来却是不得而知。为增加朋友们这方面的知识,使大家牢记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下面就跟随留学群节假日栏目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的来历吧。更多节假日的资讯信息敬请关注留学群。

中秋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众多传统佳节之一的中秋,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的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恰在秋季中间,故称之为中秋节。我国古代的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份,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常常被称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诗句

成语谜语:古兰经(打一成语)

谜语
古兰经(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君子之过
查看答案


留学群(m.zw.liuxuequn.com)之小知识:猜谜方法的具体玩法.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发、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离面法】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小暑的来历

小暑的来历 小暑来历 小暑的由来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暑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节假日咨询栏目。

  小暑的来历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但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liuxuequn.com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

霜降的来历

霜降的来历 霜降的由来 霜降简介
霜降的来历

  【霜降的来历】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小结:天空中的水气遇冷会凝结,有的下成了雨,有的落成了霜。在浓秋的时候,不是太冷,所以不会下雪,但是温度又比夏天低很多,所以少雨,多霜。

  推荐阅读

  霜降代表什么

  霜降的农谚

  霜降节气过后的习俗

  

立夏的来历

立夏的来历 立夏的由来 立夏的含义

  以下是留学群节假日咨询栏目编辑为您整理的立夏的来历,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m.liuxuequn.com)查看。

  立夏的来历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liuxuequn.com

  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