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liuxuequn.com】在距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约20公里的佩蒂科工业园内,有一个仅有25名员工却在近年来闻名世界的高科 技公司Enfucell电池公司。该公司因研发出既环保又经济的柔性纸电池,而荣获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2007科技先锋奖”。发明者就是芬籍华裔科学家 张霞昌博士。
这一发明在此后不久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6年八大最佳创新技术之一。张霞昌本人也于2007年荣获“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09年秋,他又凭借其“薄型柔性纸电池在中国的应用和市场开发”项目,获得2009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精英奖”。
张霞昌祖籍宁波,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0年,他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后留校工作。为在事业上获得更好发展,张霞昌于1989年自费赴芬兰留学,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攻读化工博士学位,研究生物燃料电池。在此期间,他勤奋攻 读,立下了“求学期间四不原则”,即“不下馆子,不买衣服,不参加无意义聚会,不参与休闲娱乐”。他每天的学习时间通常超过10小时。
获得博士学位后,张霞昌留校继续从事生物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为推广生物燃料电池,张霞昌和他的芬兰同事于2002 年创办了Enfucell电池公司,并担任首席技术官。生物燃料电池虽然先进环保,但由于这种电池产生的电压较低,造价较贵,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张霞昌和 他的团队果断调整方向,开始研发更便宜、更有市场前景的柔性纸电池。
为解决研究经费问题,张霞昌一边以学者和首席技术官的身份搞研究,一边以芬兰Enfucell电池公司合伙人的身份 想方设法吸纳资金。他就像拓荒牛那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执著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对于我来讲,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种成就感,只要坚持下去就 会成功。”2005年至2006年,Enfucell电池公司先后从芬兰政府获得几十万欧元的资助和风险基金,使柔性纸电池的研发工作得以成功。
张霞昌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种新型纸质电池可作为化妆品、智能卡、音乐贺卡、人体表皮药物渗透膜、纸上 LED、电子纸、双稳非易失性显示器、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标签等的工作电源。与普通的纽扣电池相比,纸质电池成本极低,材料环保,可作为日用垃圾处理。同 时,纸质电池价格也十分便宜,虽然这种电池的放电时间不够长,目前还不能用于数码相机、手电筒或手表中,但它可用于目前应用最广的“射频识别” (RFID),俗称电子标签。
张霞昌说:“设想一下,在超市里,顾客只需将挑选的几十种不同的袋装食品和其他物品放在手推车里推到收款台旁,每种物品包装上的电子标签都会对阅读器发出信号,顾客付款后即可走人,无需工作人员,且防窃率是百分之百。”
谈到从学者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时,张霞昌感慨地说:“这个转换对我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我自己目前还处于学习和 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公司的起点比较高,目标是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需要学习的新东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2006年初,公司开始了从研究开发到商业开 发的转变。我既要负责研发,又要参与公司管理。由于纸电池是高科技产品,在推广的时候,我还得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他还要为公司的资金来源操心,有时真 恨不得能生出三头六臂。即便如此,张霞昌仍乐在其中,因为他对公司和纸电池的前景充满信心。
Enfucell电池公司研发的纸质电池目前正处在商业开发阶段,也就是产品从研发到推广应用的过渡阶段。张霞昌向 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