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国考“冰火两重天””,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25日报道,截至24日17时30分,如火如荼的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落幕。130余万人通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系统审核,直追国考史上最辉煌的时刻——2014国考的136万。值得注意的是,最热职位竞争比高达9837∶1,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仍有2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国考报名再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针对今年国考职位冷热不均的明显分化,官方呼吁考生理性选择。但我不认为如此呼吁会对考生的行为有多大触动,因为真正能缓解国考“冰火两重天”现象的应对之策,似乎不是这样简单的呼吁所能左右。
首先,从考生的报考动因分析。年年国考年年考,尽管许多考生明知希望渺茫,却依然蜂拥而入且甘当陪衬,是为何故?对比冷热岗位的区别,不难看出,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的岗位要么在县以下基层,要么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抑或是相对清苦的部门。耐不住清贫,不愿到艰难的岗位吃苦,向往福利好的“钱袋子”部门,或是形成国考“冰火两重天”的重要原因。考生也不妨自问,在选择岗位时,你图的是稳定和“名利”?还是真的在寻求自身价值的体现?
其次,从社会的用人标准分析。一方面,我们提倡和动员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信誓旦旦不让老实人吃亏,另一方面,更多有权、强势和实惠的岗位依旧抢眼,吃亏的往往还是老实人;一方面,我们都在宣扬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文化,另一方面,无论在人才的选聘还是提拔上,又从来未曾放弃过对文凭或学历的门槛要求。置于社会价值的判断偏差和用人单位的双重标准,一窝蜂地报考公务员并在岗位选择上再现“冰火两重天”的问题,事实上问题本源早已无关考生本身了,毕竟“趋利避害”乃人性使然。
第三,从政府的制度安排分析。在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存在的今天,世俗眼光中好的公务员岗位就是待遇、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国考路上千军万马,热门职位“万里挑一”自然就不足为怪了,所以,真正要从根本上缓解国考报名的“冰火两重天”,还需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
比如,为缩小国考职位数的“冷热不均”,在越来越趋向于面向基层的用人导向下,能否考虑给予安于清苦扎根基层的考生政策和待遇上的诸多“福利”?为打破一考定终生的痼疾,在已确立逢进必考的今天,针对部分考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建立健全公务员队伍的退出机制是否也该提上日程?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能否开辟除国考之外的更多通道成就各自的价值?为有效遏制“万千考生争一岗”的羊群效应,媒体能否不像热炒高考状元一样炒作最热岗位,以营造客观理性的国考氛围?
由此观之,把脉国考“冰火两重天”的症候,要是考生真的能遵从内心,扬长避短,社会及单位能纠偏价值取向,优化用人标准,政府在制度安排上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国考或将回归理性,冰火定能融为春水。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