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房屋面积一般都不大,那么想在香港买房更是很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想了解香港房屋的面积吗,和留学群小编一起来看看香港人均住房面积。
香港和新加坡政府的理念很有差异。香港政府施政最著名的哲学是“桌脚未坏之前不应该修补”。香港的“积极不干预”原则在全球的经济学界也很出名。
而新加坡的施政理念与香港不太一样。也就是新加坡的决策者相当务实,只要好的制度都可以引进,不好的制度都可以随时放弃。此外,新加坡执政者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公共政策要防患于未然。因此,论去教条程度,新加坡比香港略胜一筹。
在房地产政策上,两地也有不同的应对思路。1997年金融危机后,香港的房地产一度非常低迷。当时的特首董建华有一个每年85000套建屋的大计划,许多人认为这个计划加快了房屋市场的下跌。为了保证有房者的利益,2002年,香港政府宣布不再建造新的居屋(供出售的公共房屋)。此后房地产业却出现过度活跃,有产者可以从房屋转让中获利,未置业的年轻人的处境越来越差。
有统计表明,香港中等收入家庭需要费时6-14年才能购买一套价格中等的私人住宅项目。因此,许多年轻人很有怨气。去年,香港很多人呼吁复建居屋。
比如汇丰中国的董事长郑海泉就公开要求政府复建居屋。他们认为,以许多年轻人的年收入来看,购买商业住宅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不过,从香港的政府决策层的口风来看,香港政府还不会考虑复建居屋。
个中原因就是香港的决策层还看不到香港房屋市场有重大缺陷,因此也不需要进行即时修补。此外,香港政府也不愿意得罪已有房屋的中产阶层,所谓的道理就是公共房屋数量越大,私人楼宇的需求量将变小。
在香港政府犹豫不决的同时,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虽然比较低调,不过更为见效一些。比如新加坡近年将第二套房的按揭由八成减至七成,楼宇印花税范围由一年内易手扩展到三年内易手,以增加投机者的炒楼成本。其实许多措施香港政府也在同期推出,新加坡有更厉害的措施。
比如新加坡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力度。鉴于土地供应较足,许多发展商对未来新加坡房市并不看好,因此热情大减。而香港这边的土地供应虽然也有所增加,拍卖的土地价格却一幅高过一幅。但这就要讨论到香港的土地财政和私人房地产市场。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