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介绍中元节的作文栏目,提供与介绍中元节的作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元节的介绍

中元节 中元节的介绍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相传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元节比七夕和清明都更加的热闹。但是后来被认为是在宣传封建迷信就逐渐弱化了,现在估计有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中元节。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元节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t019720a6e329998cf8.jpg

  节日简介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在汉字文化圈不少地区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

  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投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历史发展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

与介绍中元节的作文相关的实用资料

中元节的风俗介绍

中元节 中元节风俗

  中元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中元节的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但是又有所差别,地区不同,习俗也不同。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元节各地的习俗,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e90da1021f81ecd812bc9f8c2ce8f78a.jpg

  河北: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河南: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东: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江苏: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

与介绍中元节的作文相关的实用资料

中元节致辞中元节致词

致辞中元节 致词中元节

  关于中元节思念先人的致词你知道有哪些吗?不知道的一起来参考吧。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元节致辞中元节致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元节致辞中元节致词

  1. 思念的滋味,寄情于山水,伫立了真情,沉淀了欣慰,快乐的颜色,永远追随;美好的心愿,凝聚成星辉,闪动着记忆,辉映了陶醉,祝福的日子,时刻点缀。祝中元节快乐甜美。

  2. 人人都说你是鬼,你就承认了吧!朋友叫你“开心鬼”,老板叫你“机灵鬼”,长辈叫你“小鬼”,回家开门,老婆迎出来喊“死鬼”!既然你是鬼,祝你鬼节快乐!

  3. 中元节,是鬼节,鬼门开开群鬼闹,我不想装神弄鬼吓到你,让手机短信替我问候你,愿所有的妖魔鬼怪远离你,幸福平安永伴你,祝你中元节快乐!

  4. 中元节,大鬼小鬼一起来。开心鬼打头阵,让你一生微笑永不休;小魔鬼也来到,愿你身材如魔鬼,容颜更比花儿俏;穷鬼、小气鬼,大头鬼和病鬼,统统往边靠,从此无悲伤,也无烦恼,开心美丽伴你直到老。

  5. 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6. 中元节收到此短信的是开心鬼,保存此短信的是调皮鬼,删除此短信的是捣蛋鬼,转发此短信的是机灵鬼,回复此短信的是好心鬼,不回复短信的是死鬼。哈哈,小鬼祝您鬼节快乐!

  7. 中元节防鬼,文人:我用唾液唾之!武人:我用柳叶打鬼,打一下短三寸!信佛人:我念大光明咒!道人:我用符咒急急如律令!忍者: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8. 七月中旬是月半,欢度中元,家家虔诚烧纸钱。户户祭祖先。祭祖先,追根源,宗功祖德广无边。广无边,但愿人长久,列祖列宗默垂佑,发财升官福绵绵。

  9.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10. 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户户祭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鞭炮响,摆上盛宴共庆祝,年复一年留祭奠,纪念缅怀逝去亲!

  11. 中元节你要出门:要互叫绰号。免被“那个”他(她)召唤,被召唤千万理睬,咱没听到。不要随便拍别人头及肩。否则容易被上身。OK,你可以出门了!

  12. 中元节两鬼游动,其一:咱去抓几个人间来,其二:你色鬼一个,我可没这兴趣,还不如发几条恐吓呢?其一:笨,要收费的。其二:吝啬鬼一个。

  13. 厕所后面喝过水,火车道上压过腿,裹上床单装过鬼!呵呵,祝你鬼节快乐!

  14. 中元节到了,愿我亲爱的朋友,放飞心中的河灯,点燃美好的愿望,迎来幸福的生活。烦忧全被击溃,一生大福大贵!

  15. 今天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我代表十殿阎罗、黑白无常及一众大鬼、小鬼、冤鬼、死鬼、欠债鬼、还情鬼、影子鬼、上身鬼、讨厌鬼、机灵鬼祝你:鬼节快乐!

  16. 喂!你身后站着个人,那是谁?!天哪,他还会跟着你转呢。记住,千万别回头!

  17. 你鬼头鬼脑鬼精灵,古灵精怪有人疼,色鬼贪鬼都怕你,不敢对你露笑容,吓得通通现原形。今天是鬼节,你快把你的任务来执行:速让它们现原形!

  18. 今天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我代表十殿阎罗黑白无常及一众大鬼小鬼冤鬼死鬼欠债鬼还情鬼影子鬼上身鬼讨厌鬼机灵鬼祝你:鬼节快乐!

中元节英文介绍

中元节英文介绍 中元节英文 关于节日的作文

  中国的鬼节是中元节哦,过惯了西方万圣节的同学们,不妨一起来过一过中国的鬼节吧!下面是由作文网为您准备的两篇《中元节英文介绍》。

  篇一:中元节英文介绍

  Begins in the name of "yuan"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s the view of Taoism. According to ancient books: it i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has", as the cheongwan blessed day; In July 15 is "yuan", for the officer to forgive SINS; October 15 is "yuan" for urban water officer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o record "records:" ganjitsu in July, the land officer, the world of good and evil, Taoist and night chanting, hungry section prisoner may also liberation." Therefore, in the July 15 this day, folk will prepare rich offering, officer emperor and ancestor worship.

  Hungry ghost festival is a combination of Tao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the corresponding, mainly based on the same world view: heaven, earth, water, permeating the godhead into cheongwan, officer, officer of water permeating the governance by the government agency. Folk known as "three worlds", is in three officer refers to three of the gods.

  Chinese eastern han dynasty last years, the documents has comprehensive Taoist cosmology, and before the first ever to be on the "three officer calligraphy", respectively, into the heaven, earth, water, and said to three officer sin, repentance to pray for peace.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combined with the three days and three yuan in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official, has, in the yuan, the yuan, and...

中元节作文

中元节作文 中元节 关于节日的作文

  中元节又叫“鬼节”,是不是有点可怕呢?下面是由作文网为您准备的两篇《中元节作文》。

  篇一:中元节作文

  说是“鬼节”,其实就是家乡的七月半,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因家乡的俗语“七月半,鬼乱蹿。”而得名。听外婆说,每到这一天晚上,鬼们都会来吃刺梨。倘在寂静无声的时候,手拿一面竹筛,一块明镜,来到刺梨蓬边,细听有“沙沙”作响的声音,便用竹筛迅速地罩住刺梨蓬,再掏出明镜一照,便可捉到鬼……我往往被吓得毛骨悚然,因此也不敢鉴定外婆的话的真伪,只是每年月半过后,刺梨便全是虫虫眼眼,大人们都说,那是鬼吃过了的,我便也确信了。可这惊吓并未减轻我对家乡“鬼节”的喜爱,它让我乐趣无穷。

  月半这天,依据家乡的习俗,每家每户都要插香瓜、插摇钱树、给先人们烧钱纸(香纸)。所以这天要是谁家小孩摘了谁家的瓜,大人们都不会较劲。一大早,我和小伙伴们就到附近菜地去偷南瓜。大孩子就往个大浑圆的中等瓜摘,小小孩力气小,就往个小的摘,拿回来后分好类,拳头大的瓜就把它插在竹杆顶上,然后往瓜上插满香,又一小撮一小撮小心地把香捆绑好,再一小撮一小撮香点然后解开带子,一个星星点点的空中火球就做好了,这时大人们就会帮着扛到寨子的大树脚下参加展览,比一比谁家的香瓜插得又圆又好。而稍大的瓜,我们就用刀小心翼翼地把瓜帝揭开,把里面的瓜瓤掏出来,然后就在瓜壁上精心雕刻各种字样和简单的图形,有“七月瓜灯节”、“双龙戏珠”、“某某瓜灯”……里面点根蜡烛,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灯笼,用绳子系好瓜灯后就可在小伙伴面前相互炫耀。至于摇钱树,则是把点然的香一层层挂在竹丫上,香火在夜色中闪闪发光,亦真亦幻,窄一看,还真像一棵圣诞树。

  此外,每家每户还会从自家门口路两旁一直把香插到岔路口,把为先人准备好的包(里面装有钱纸,用一个像信封一样的包装好,封面像写信封一样要写上各先人的名字,据说这样他们才能收到钱,要不会被孤魂野鬼们抢去)也拿到这里来烧。而我们这时早也忘却了那让人恐怖的鬼,抢着和大人们插香、烧纸,这些火光成了我们夜色中最温馨的伙伴,我们就在这火光中放纵着自己的快乐。

  篇二:中元节作文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七月十五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礼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与“做醮”相同。另请和尚或道士登坛作法诵经,引渡孤魂野鬼,回归天地,有时也上演钟旭道捉鬼等民间戏曲。

  孟兰盆法会: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谓的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和尚诵经,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

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讨厌的中元节

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 讨厌的中元节作文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是我们祭祖的一个节日。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讨厌的中元节”,仅供参考,想要了解更多文章,请多关注我们。

  篇1: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讨厌的中元节

  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空气重总是弥漫着一股纸张烧焦了的味道,还时不时地又人燃放鞭炮,让我不敢开窗户也不敢出门,因为空气质量太差了。于是我就问妈妈这是为啥?妈妈告诉我中元节快到了,大家在燃烧纸钱祭奠先人,所以空气总是不太好。我很好奇到底什么是“中元节”呀,于是我就上网去查有关的资料。经过查询我知道了“中元节”它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就是俗称的“鬼节” 。

  说道“鬼节”我想同学们可能更熟悉的是“万圣节”吧!它是西方的“鬼节”,在这一天小朋友可以装扮成各种奇怪的样子问邻居索要糖果……完全没有我们中国的“鬼节”的“硝烟弥漫”“云山雾绕”让人不敢深呼吸,因为一不留神就会吸入过量的烟雾让人极不舒服。

  真希望我们的“鬼节”也像西方一样是一个邻里之间和睦,开心的节日,而不是“硝烟弥漫”、“云山雾绕”让人不敢出门的日子。

  篇2: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讨厌的中元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篇3: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讨厌的中元节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先人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开始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始为七月半鬼节做准备——写包。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心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

  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始做其他准备。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

中元节的作文

中元节作文 鬼节作文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元节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留学群的作文栏目。

篇一:中元节的作文

  老师说七月半也叫“鬼节”、“中元节”,是人们祭祖祭拜先人的一个节日,也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七月半是在七月十五。可是我很怀疑老师的话,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七月初九开始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始为七月半鬼节做准备——写包。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心地教我。说在写包的时候,称姥姥为曾祖,称爷爷为祖考,结尾为老大人,若是女性,则结尾称呼为老孺人。

  写了包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始做其他准备。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在桌子正对大门的那一方,会在桌子腿上方系上一面方正的步,我们如果要烧纸钱,就要从布的两侧递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准备完毕,吃过晚饭、洗过澡我们家就会由爸爸带头引着我们去外边“接客”。爸爸的手上会拿着几支香烛、一些纸钱,一边走,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说“XXX接您回来看看”之类的……

  等走到一定距离后就会开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烛,然后点鞭炮。鞭炮点过后,我们就要鞠躬拜祖。

  回到家,吃些瓜果,这第一天接客就算完成了。而这个夜晚,八仙桌香炉里的香不能断,要一直燃到第二天。

  第二天,则是接待来过节的亲戚和“送客”。这一天,在八仙桌上要摆上小茶杯,不时地祭上热茶水。在祭过之后,我们要喝完茶水。而且,在这期间,我们不能碰到长凳。

  在中午,我们家一贯的习俗是吃面条,妈妈做的面条很好吃,尤其是臊子,特别香。就连不爱吃面的我,在这一天都会把碗里的面吃光光。

  到了下午四点时候,妈妈就会开始做晚饭;而等到四点半或五点的时候,亲戚们就会派几个人带着各家写好的包或纸箱,带到接客插香烛的地方开始烧包。

  之后就是等待先人将八仙桌上所祭上的饭菜“吃完”,接着我们则撤掉桌腿上系的布,撤掉香炉,围着八仙桌开始吃饭。饭毕,亲戚会回家去为他们家的中元节做准备,而我们家则会再次摆上香烛,祭上瓜果,等到祭完,这个中元节才算是过去了。

篇二:中元节的作文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

中元节的作文中元节的传说精选合集

中元节的传说作文 精选合集的传说中元节作文

  中元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这一天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元节的作文中元节的传说精选合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的作文中元节的传说精选合集(篇一)

  中元节的来历与传说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元节的由来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徒根据印度一种佛教仪式追荐祖先,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

  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传说

  1.目连救母

  目连变文中目连的俗家名字叫罗卜,寡母青提夫...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