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大学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当时在教育界有一种声音:把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教育独立出来。 孙翎君终于可以安心回国好好过个暑假了,这个学期,她成功拿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转学申请offer。这是两年前,她想都不敢想的。
从被误以为"野鸡大学",到成为通往名校的逆袭利器,美国社区大学以其低廉的学费和全球首创的转学制度,正成为靠谱的留学新选。
当时,成绩普通的她在高考中败下阵来,茫然无措。在叔叔的帮助下,匆匆留学美国,进入MiracostaCollege—这所加州圣地亚哥北部的社区大学,慢慢寻找方向。
从最初的羞于启齿,到后来很自豪地介绍自己的母校,孙翎君对MiraCostaCollege的感激,并不仅仅因为MCC以跳板之姿实现了自己的名校梦,更重要的是帮她建立了自信,拨开了未来的迷雾。
头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光环的刘超,常常被国内的学弟学妹们膜拜,但他们并不知道,刘超留美的前两年半,是在一所社区大学度过的。
美国社区大学,这个在亚洲教育体系里并不存在的种类,十年前国内鲜有耳闻,在经历过“妖魔化”的误解后,逐渐走入国人视野,成为新的留学增长点。但是大部分中国家长依然对它充满偏见。
实际上,社区大学正在成为留学生们最低成本最稳妥的逆袭利器“名校预科”。其中尤以加州地区的社区大学最受欢迎。
社区大学,为平等而生
美国社区大学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当时在教育界有一种声音:把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教育独立出来,由初级学院负责,而大学承担更高级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
1901年,受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William RaineyHarper推动,首间社区大学Joliet Junior College于伊利诺洲(Illinois)正式成立。
当时的学院只集中于文理学科(General LiberalArts)课程,更像是高中教育的延伸和四年制大学的通识教育。
1920 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of Junior Colleges)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Community Colleges),并积极推动“初级学院运动”。
此后,社区大学在美国的数量迅速增加。
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衰退,为了缓解当时失业问题,社区大学纷纷提供职业培训课程,以让民众获得新技能重新就业。
二战后,美国大量军事工业转型,技工需求量骤增,而退伍军人又需要依靠一技之长谋生。
美国政府1944年通过退伍军人议案,鼓励他们重返校园,在社区大学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打破社会阶层隔阂,让更多美国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为缓解师资紧张问题,社区大学纷纷推出教师课程,吸引女生前来就读及任教。
1947年,美国国会明确要建立更多低廉的公共社区学习区域,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二年制公共学院纷纷改名为社区大学(CommunityCollege)。
其后,随着婴儿潮的爆发,入学率急升,传统的四年制大学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而普通民众也无力承担高昂的大学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