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祭十二郎文》栏目,提供与《祭十二郎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查看更多内容请关注留学群!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题解】此文是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为祭他侄子十二郎,而写的一篇祭文。

  韩愈有兄三人,长韩会,仲韩介。十二郎名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韩愈二岁丧父,亦由长兄韩会与嫂抚养成长。从小和十二郎生活在一起,经历患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彼此感情十分亲密。这篇祭文追叙他与十二郎孤苦相依的幼年往事,融注了深厚的感情。字里行间,凄楚动人,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被前人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雅颂四言韵语,或用骈体。韩愈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别有天地;或用四言,而气势飞动,另具风采,诚为祭文中情文并茂的名篇。

  【原文】

年月日[1],季父愈闻汝之七日[2],乃能衔哀致诚[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4],告汝丧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5],及长,不省所怙[6],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7],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8],既又与汝就食江南[9],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10],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11],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12],形单影只。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13]。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14],遇汝从嫂丧来葬[15]。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16],汝来省吾;止一岁[17],请归取其孥[18];明年,丞相薨[19],吾去汴州,汝不果来[20]。是年,吾佐戎徐州[21],使取汝者始行[22],吾又罢去[23],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24],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25]!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26];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27],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28]!

  去年孟东野往[29],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30]。”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31]?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32],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33],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34]。毛血日益衰[35],志气日益微[36],几何不从汝...

与《祭十二郎文》相关的国学经典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说课:祭十二郎文

教师资格证说课范文 说课稿模版 说课稿范例

  你知道哪里有优秀教师资格证说课稿范文吗?详情请查看以下资讯由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说课:祭十二郎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祭十二郎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祭十二郎文》是第五单元中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是古代散文,和前面的《陈情表》一样,《祭十二郎文》也围绕着一个“情”字。在文体上《祭十二郎文》属于祭文,采取的抒情方式“寓情于事”,语言形式上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古代散文的教学要求,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如下:

  1、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体会虚词在表达感情中起的作用。

  理解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了解本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2、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掌握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体会作者的悲痛之情

  3、教学难点

  本文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文意的转折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朗诵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诵读体味,联系实际讨论,找出文章的细节描绘片段,对重点片段进行重点阅读,体会作者从家常琐事叙事中的骨肉亲情。

  三、说教学过程

  1、导语的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外国的祭文,比如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我们今天来看一下中国古代的祭文方式。

  2、整体感知

  首先,多媒体显示作者的介绍和祭文的相关文学常识。

  其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在朗诵中先整体地感知文字所浸透的情感。结合文章的注释,积累重点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第三,在初通文意的基础上将本文分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

  1. 引子 2~3与十二郎的骨肉亲情。

  4~9十二郎之死 10吊慰死者,告其身后之事。

  3、研读赏析

  提问:作者是主要从那几个方面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的?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以自己仕途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来深化亲情)

  提问:第五自然段中“邪”“也”“乎”“矣”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

  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4、明确本文的艺术特色

  (不拘常格、自由抒情,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5、总结本文的文言文知识,在练习中完成本课

  四、板书设计(略)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栏目为您推荐:

  

与《祭十二郎文》相关的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祭十二郎文原文

祭十二郎文

  年月日1,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2,乃能衔哀致诚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4,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5,及长,不省所怙6,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7,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8既又与汝就食江南9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10,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11,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12,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13。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14,遇汝从嫂丧来葬15。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16,汝来省吾,止一岁17,请归取其孥18。明年,丞相薨19吾去汴州,汝不果来20。是年,吾佐戎徐州21,使取汝者始行22,吾又罢去23,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24,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与《祭十二郎文》相关的实用资料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一)

  《祭十二郎文》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自主欣赏”栏目下的第二篇文章。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年)为悼念他的侄子韩老成而写的一篇“衔哀致诚”的祭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唱。”(清・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它被称为祭文中的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读《出师表》让我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实为诸葛亮为君尽忠的无奈誓言。《陈情表》中的李密进退两难、狼狈不堪之境,实让人同情。《陈情表》实为为亲尽孝的真实谎言。这两篇文章没有给我太多感动,也许有人会说“你是不忠不孝”,不过还好,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让我成了一个“友”人。这篇文章没有前两篇文章里或告诫、命令,或乞求、小心伺候的语气,而是神情恍惚、语无伦次、自言自语的絮叨,没有那么多对仗、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没有华丽的铺陈、曼妙的转身、巧妙的点睛、有力的收束,只有朴素的语言,用它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的悲戚忧惧。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读完此文,我有许多感触。首先,叔侄间的骨肉亲情让我感动。作者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依靠哥哥嫂嫂抚养长大,幼小的韩愈与老成在孤苦伶仃中相依为命、情同手足,“未尝一日相离也”,彼此成了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顺风顺水中的亲情固然让人艳羡,但大风大浪中的相依更让我们动容。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作为“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他们,更明白双方对于彼此的意义所在。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文“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悔恨,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怎能不令人动容?

  其次,听闻侄子突然病死的噩耗后,作者那种神情恍惚之态着实让我心痛。韩愈本以为他和侄子都还年轻,指望着将来生活稳定后,再接他来同住,多么美好的心愿。但世事无常,没想到韩老成会突然病死。闻此噩耗,作者压根不相信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因为不可能长者、衰者存全而少者、强者夭殁?那种意外、震惊之情不言而喻。作者连用三个“乎”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质疑的语气。由于惊疑、悲痛而神志恍惚,他感觉像是做梦一般,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仍然觉得老成之死的消息是误传,“非其真耶”。这种感情其实我们都能理解,至亲至爱的人毫无征兆地离去了,这是谁都无法接受的。然而,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现实最无情的印证。天意难料,理不可推,韩愈这种强烈的不愿意相信、不能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情感表露无遗,此种恍惚之态让人心痛不已。

  再者,文中宦海人生的感慨也让人嘘唏。韩愈十九岁来到京城谋生,二十五岁后在朝廷...

与《祭十二郎文》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