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常规诊疗栏目,提供与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常规诊疗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细菌性食物中毒

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常规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常规诊疗

  留学群为您准备“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细菌性食物中毒”!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科主治医师的内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卫生执业资格考试栏目!

  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诊 断

  1. 流行病学:多见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有进食被污染食物史。如共餐者在短期内集体发病,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2.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由葡萄球菌引起者为1~5小时;大肠杆菌为2~20小时;沙门氏菌属为4~24小时;变形杆菌为3~32小时;副溶血弧菌为6~12小时。各种细菌引起的胃肠型食物中毒临床症状相类似。

  (1) 进食可疑食物后短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2) 同食者均发生相似症状。

  (3) 病程较短,多数在1~3天内恢复。

  3. 实验室检查

  (1) 病原菌分离:对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及粪便做细菌培养,如能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则有意义。

  (2) 动物试验: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可进行动物试验观察,确定耐热的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存在。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急性坏死性肠炎等鉴别。

内科2.png

  三、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应做床边隔离。呕吐停止后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 对症治疗:呕吐或腹痛明显者,可口服普鲁苯辛15~30毫克,或皮下注射阿托品0.5毫克;剧吐或频繁腹泻者应用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酸中毒时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溶液。

  3. 病原治疗:一般可不用抗生素。若伴有高热等重症患者,可按不同病原菌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如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可选用喹诺酮类;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可选用四环素、氯霉素或喹诺酮类。

  四、预 防

  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1. 加强饮食卫生宣教,不食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食物,肉类海产品要充分煮熟,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

  2.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搞好食堂卫生,建立饮食卫生制度。

  3. 消灭苍蝇和蟑螂等传播媒介。

  4. 发现可疑食物中毒病例后,应立即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 吴诗品 )

  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五、诊 断...

与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常规诊疗相关的内科主治医师

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细菌性痢疾

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常规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常规诊疗

  留学群为您准备“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细菌性痢疾”!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科主治医师的内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卫生执业资格考试栏目!

  2018年《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细菌性痢疾

  一、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2. 临床表现:潜伏期1~2日(数小时~7日)。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 普通型(典型):起病急,高热可伴寒战,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多次至数十次,量少,为粘液脓血便。有左下腹痛,肠鸣音亢进。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

  2) 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腹泻每日数次,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轻微腹痛而无里急后重。病程3~7日,也可转为慢性。

  3) 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起病急、病情重。高热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状,可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及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腹痛、腹泻症状。

  ① 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全身微血管痉挛,出现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紫绀、脉细速甚至测不到、血压低,亦可正常而脉压小。也可有少尿或无尿及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

  ② 脑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严重者可发生脑疝,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也可出现呼吸异常及呼吸衰竭。

  (2) 慢性细菌性痢疾: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

  1) 慢性迁延型: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的腹痛、腹泻,大便常有粘液及脓血。可伴有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

  2) 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可因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等诱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3) 慢性隐匿型: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临床无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炎症溃疡等病变。

  3.实验室检查

  (1) 血象:急性期可有白细胞轻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

  (2) 粪便检查

  1) 外观多为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更有助诊断。

  2)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应常规作药物敏感试验。

  (3) 免疫学检查:有荧光抗体染色法、荧光菌球法、免疫染色法等,快速简便,敏感性好,有利于早期诊断。

  (4) 乙状结肠镜检查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

  二、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应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肠套叠等鉴别;慢性菌痢应与慢性血吸虫病、直肠癌及结肠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中毒性菌痢应与感染性休克、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鉴别。

  三、治疗原则

  1. 急性菌痢

  (1) 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保证水...

与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常规诊疗相关的内科主治医师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