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广大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对十几年的寒窗求学作一次总结。如今的高考,虽已不再是出人头地的“独木桥”,但仍牵动着近千万家庭。
今年高考改革变化多,其中异地高考引人关注,山东省首批异地高考生也将赴考。去年,异地高考在12个省份艰难“破冰”,今年,这一改革扩大到包括山东在内的28个省份。这意味着,2014年成为异地高考普遍落地的一年。不过,落地才只是迈出了异地高考的第一步。
山东省异地生何以全国居首
在几位同班同学踏上回乡赴考路时,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龙春霜决定留下来参加高考。
户籍仍在广西老家的龙春霜,初中一年级便来到济南。初来济南时,她说话同学都听不懂,但经过了数年的学习,龙春霜却发现自己不可能再回原籍高考了。“从初一开始就在山东上学,对山东的考试题型、内容等有了一定的把握,回去虽然分数低一些,但那边的教材跟这里不一样,父母也不想让我回去冒这个险。所以,还是选择在济南考。”她说。
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今年高考外省户籍学生有40多个,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非山东户籍在山东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是9536人,居全国之首。而从全国看,今年报名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为5.6万人,也就是说,山东异地高考生占了全国的1/6。
按说,像山东这样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丰富、人口偏多的地区,由于考分很高,异地高考生应该不会太多。但今年山东省出现的异地高考报名热,让相关部门也稍感意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山东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外来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外省籍考生因为山东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前来求学等,是主要因素。
其次,相对宽松的报名政策,给更多外省籍考生打开了方便之门。按教育部“高考政策变化三年早知道”的要求,我省2012年即出台规定,“凡在山东高中阶段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且具有山东高中阶段学籍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这意味着,即使在高考报名前才取得山东高中学籍,也不影响在山东高考。相知其他一些省份,这一规定相对宽松,更不必说北上广等超大城市。比如:河北规定,学生有两年以上高中学籍,家长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就可报名;上海规定,来沪人员须持《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父母连续持居住证3年及以上,且子女在沪高中毕业。
“遇冷后的回暖”
2013年,异地高考在湖北、江苏等12个省份启动。但当年异地考生报考并不踊跃,“破冰”之举遇冷。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策突然放开,没有一定的缓冲期,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读完初中之后就回到原籍读书了。
“关注异地高考政策的效果,不能只看政策实施当年,而必须有3到6年的观察时间。”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认为,尤其像高考这种关系到孩子切身利益、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家长都很慎重,这种慎重表现在,没有吃透政策、看到政策切实推行之前,不会让孩子去冒风险。
2014年的情形也认证了这一点。今年,共有28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政策,比上年增加16个;5.6万名学生报名参加,同比增长约11倍。数字的变化,被视为异地高考政策“遇冷后的回暖”。其中,湖北今年异地高考报名人数达2664人,比去年增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