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2011年国考申论栏目,提供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申论,是中国大陆国家公务员进行资格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国家公务员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行政能力测试)、申论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申论”一词,取自孔子《论语》的“申而论之”既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其基本要求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它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

经典申论范文:2011年国考申论(省级)范文及深度解析

申论范文 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频道(m.liuxuequn.com/gongwuyuan/)的《2011年国考申论(省级)范文及深度解析》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范文,本文发表于2013年03月21日 20时35分29秒。

真题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

【作答要求】

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范文】

弘扬黄河精神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2】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近一千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3】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它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4】

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范文

申论考试资料: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 延迟退休缘何成为潮流

热点 申论 缘何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 延迟退休缘何成为潮流》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缘何,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38分38秒。
本文是关于“延迟退休”的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

上海试水“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再度引发公众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热议。这份名为《上海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将从2010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根据该意见,男性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年龄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不超过60周岁。官方称,此举是为了更好发挥人才作用,对领取养老金问题作出规定,不涉及退休年龄问题,但舆论普遍认为,此举虽未触动退休年龄红线,实质上已有突破,其主要目的在于缓解养老基金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目前正在研究我国退休年龄问题。国际上也将延迟退休年龄,作为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一种普遍选择。那么退休年龄应如何划定?延迟退休为何成为潮流?延迟退休年龄会面临何种挑战?

【应试思路】

1. 退休年龄如何界定

目前全球共有165个国家对享受养老金的退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总体上,发展中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要低于发达国家。各国的退休年龄主要是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工作权利和休息权利的总体认识等因素而确定的。

目前,我国规定的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为55岁(有些单位的有些职工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就提前办理了内部退休或病退)。这一规定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应该说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社会情况。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从当时的50多岁上升到目前的超过7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也逐年上升。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群体,教育培训的年限延长,人力资本投资周期延长,就业开始的年龄晚。若维持现在的退休年龄不变,无疑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退休者,实施让能工作者工作、让想退休者退休的弹性退休年龄比较合理。

在国际上,很多成熟和完善的养老金体系都是采用男女同龄退休。但我国规定的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而且沿用至今。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是人口发展规律的体现,而在我国女性不仅早于男性退休,且女性和男性的养老金水平不平等,她们的工作权利没有得到同等的对待和尊重。

养老保险支付压力的存在,客观上需要延迟退休。1991年,为适应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各地逐步建立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前没有个人账户及资金积累过程,待这部分职工退休领取养老金时,只能“挪用”后来人缴纳的养老金,从而形成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水平的提高,“空账”越来越大,至今已达到1.3万亿元,30年之后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元。延迟退休、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都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办法。

2. 延迟退休有何效果

从理论上和经验上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一是减少养老金支出。因为人口老龄化诸多效应叠加,包括速度效应、规模效应、余寿效应、进位效应等,使得养老金支付速度加快,规模加大,时间延长,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退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人均养老金水平要适时调...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公务员申论:2011年国考申论技巧分析 分析题型并不难

公务员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年国考申论技巧分析 分析题型并不难》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题型 并不难,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38分04秒。
2011年国考大纲沿袭了去年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界定,并将其作为省部级考生独家享有的“大餐”。在这里对分析能力进行一些解析,是希望能给考生们一些新的提示。

自公考以来,我们在培训中就一直强调国考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果不其然,今年国考大纲沿袭了去年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界定,并将其作为省部级考生独家享有的“大餐”。今年大纲对该能力要求的内容同样为: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很多考生在对分析题型的理解上,以及在做题操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这里对分析能力进行一些解析,是希望能给考生们一些新的提示。

首先,为什么要考察分析能力?

申论到考试到了今天,从来不曾忘记它的本质,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何为机关工作能力呢?这里主要体现在思路上。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那么,考生必然要对现在国家大政方针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讲学习,不同于学者做学问,必须紧紧结合履行政府职能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行政管理所必需的理、德、智、勇等重大问题,考生要站在一个政治高度去看申论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题。

其次,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仅认识到分析题就是分析材料还不够。每一年申论材料总能让人回味不已,让人不禁感慨,那些仅仅依靠临时背的几个模板去考试的同学,分数肯定不高!但是,申论材料又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有其固有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最为明显的是,我们按照分析题型做个总结,总的来说,分析材料可以分成了事实性材料和观点性材料。题型的不同,要求大家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其中一点不同就体现在,观点性材料的引申上。让人不难理解的是,观点性材料的分析,必然会对考生们要求高一些。与事实性材料相比,观点性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整个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与此同时,申论考试把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作为公开招考的重要内容,所以分析题考察的大多属于对材料本质上的考察,那么,也要求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材料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整明白,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分析题虽然看起来对神乎其神,但综上所述,分析两字:既要考生们讲现象和本质分,又要将两者结合析,只要把握其方法和技巧,深入研究并遵循申论本身的规律,解决这类题型并不难。

1 ...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公务员申论:2011年国考申论技巧分析 申论大作文的写作

备考辅导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年国考申论技巧分析 申论大作文的写作》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作文 写作,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38分00秒。
申论大作文一般情况下分为四种类型,即评论文,策论文,政论文和公文。前三者的写作各有所侧重,有的强调原因,有的强调对策。公文在国考中出现的不是很多,但也不能忽视。

申论作文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其要求高,风格别致,有字数限制等因素往往成为很多考生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申论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求考生以模拟国家公务员的身份来概括分析解决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语言要符合申论的特殊规范和要求。

申论大作文一般情况下分为四种类型,即评论文,策论文,政论文和公文。前三者的写作各有所侧重,有的强调原因,有的强调对策。公文在国考中出现的不是很多,但也不能忽视。

任何一篇申论作文都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我们简称申论的三要素。论点,就是你的主要观点。有总论点,也有分论点,总论点有时候也就是你的作文题目,而分论点就是论证总论点的角度。论点的原则是整体性、身份、高度、广度、准确。身份指的是你要以国家公务员的身份,有时候题目本身也会规定写作者的具体身份。高度指的是申论文章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一般的政治高度在当下指的是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等。广度指的是分析问题的思维要宽阔。准确指的是立场一定要和国家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论据是论点得以存在的基础,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它是文章的支撑。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类型。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事实论据指的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资料,如统计资料、概括的事实、具体事例等。理论论据如经典著作、理论文献、名言谚语、科学公理、规律等。

论证就是如何把论据利用起来对论点进行解释说明。一般情况下有例证、引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归谬论证等方法。

申论文章的写作步骤一般是先审题、列提纲、定题目、想开头、写分论点、想结构、论证、写结尾等8个环节组成。

第一,详细审题,理解命题目的,审清作文的类型要求具体是策论文、评论文、议论文、公文、讲话稿还是其他。审出限制条件,即论述的内容重点要分析原因还是强调对策,弄明白虚拟身份是谁,要求的字数限制和其他规定。

第二列提纲,列提纲就是要写出文章的基本思路,在草稿纸上画个草图,弄出各个分论点来。

第三,写题目,题目的写法一般有正立法、反立法、引申法。所谓正立法就是标题就是论点,我们要提倡这种写法,如《确保“权为民所用”要有新思路》。反立法就是对一种错误的观点或负面现象进行质疑,如《开发海洋资源不可顾此失彼》,《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 》等。引申法如由XX引发的思考, XX的启示,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XX告诉我们什么等。

第四,开头。开头里面要交代清楚事件、影响和观点。第一层,交代事情的缘起,根据材料得到某时某地发生某事,非常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该事件看出某问题相当严峻,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第三层,谈某问题的影响或危害。一般情况下有铺开型、引用型、比喻型、对比型和设问型。对开头我们可以套用一个万能开头。

A、 近年来/目前/最近一段时间;()现象/情况频繁出现/形势严峻/导致/造成()。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由此,我们认为()迫在眉睫/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我们必须()。 B、形势/现象再一次引发了世人的震惊/人们的警惕...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公务员申论:2011年国考申论技巧分析 提出对策三部曲

申论辅导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年国考申论技巧分析 提出对策三部曲》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对策 提出,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37分58秒。
直接提出题可分为三个步骤——找材料中的显性对策、根据问题找对策、根据原因找对策。(根据问题找对策和根据原因找对策可称之为找材料中的隐性对策。

国考的对策题型有多种形式,具体来说有直接提出对策题、对策启示题、答复题以及对策有效性分析题。在各类题型中直接提出对策题是最为基础的题型。直接提出对策题在08年、09年沉寂之后,于2010年再度出现在国考的试卷中。因此,需要考生予以重视。本文就如何直接提出对策予以说明。

直接提出题可分为三个步骤——找材料中的显性对策、根据问题找对策、根据原因找对策。(根据问题找对策和根据原因找对策可称之为找材料中的隐性对策。

找材料中的显性对策是指根据关键词确定文章中已经给出的对策,直接将这些对策摘抄下来即可。

这些关键词有:法律法规、专家学者的话、当事人的话、外地好的做法。例如07年国考材料2中《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就是类似法律法规的文件,其中就有关于农民土地征收的相关对策,一是对土地审批权予以严格审批;二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这就是材料中的显性对策,考试时直接摘抄下来作为对策就可以了。再例如,09年材料9中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是政府官员,他指出解决粮食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种粮补贴,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农资价格,因此这就可以作为对策直接摘抄下来。

根据问题找对策是指先找出材料中的问题然后直接进行对策的推导。

这种推导较为简单——直接纠正问题即可。例如如果有同学上课迟到提出的对策就可以是下次上课不要迟到;参见正式宴会衣服穿反了,脱下来将衣服穿正了就可以了。在2010年在“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提出的对策就应该是纠正这种做法,因此根据这一问题推导的对策就可以是“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原因推导对策。可以参见常见的五个原因及其相关对策。

针对“领导思想认识的上”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领导重视、提高认识”;针对“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针对“监督执行不力”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加大监督、严格执行”;针对“技术和投入不足”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提高技术、增加投入”;针对“人的能力不足”方面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是“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若材料中出现了以上五个原因,根据相应的对策直接写出来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提出问题的三个步骤,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提出对策题的材料中问题、原因和显性对策三者俱全。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根据材料的特征提出对策。例如在2010年9月18日的联考中,其中有一题是根据“东梁煤矿被低价转让”这一事例来提出教训(对策)。在材料中只有问题以及显性对策,因此这道题直接根据问题推导对策并找到材料中的显性对策就可以了。

...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

申论资料:2011年国考申论高分秘籍 "化零为整"大法

公务员申论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年国考申论高分秘籍 "化零为整"大法》考试资料,关键词为化零为整 申论 大法,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37分46秒。
归纳整合法就是把散布在材料中的零散信息融合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进而再将其上升为一般性的原则、方法的过程。

《笑傲江湖》中桃谷六仙曾用戏谑的口吻“介绍”了一种“化零为整”大法,反化整为零之道而用之,把零散错落的肢体合成为完整的人。在申论提出对策类试题的作答中,“化零为整”非但不是一种戏谑的说法,反而是一记简单实用的妙招。

归纳整合,化零为整。在申论试题中,对策类的信息内容,诸如解决问题的原则、思路、做法、措施等,是分散错落于给定材料之中的,既可能通过成功案例、个别经验加以暗示,也可能借助专家观点、文件表述予以明示。蕴含于深层的需要挖掘,浮现于表面的需加提炼,散见各处的则要整合。因此,利用材料进行归纳整合,是解决“胸中无策”的一个简便方法。

首先来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归纳”、“整合”。其实很简单,“归纳”就是从一些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的概念、原则或方法,为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整合”则是把一些零散的信息穿联起来,形成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整体。

如此一来则不难理解归纳整合法的内涵了。简言之,归纳整合法就是把散布在材料中的零散信息融合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进而再将其上升为一般性的原则、方法的过程。这里的一般性的原则、方法正是我们要找寻的“对策”了。以下是专家结合实例来具体说明归纳整合法的使用。

归纳一般 推及其他

例一:2008年山东公考第二题第二问,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解决给定资料提出的“农技推广服务”问题,该如何去做?

首先挖掘材料5中的关键信息:“乡镇直属站(所),全部改制为‘服务中心’,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将行政职能收归政府,经营职能走向市场,服务职能转给社会”。显然这些信息是分散的,但要表达的思想却是统一的,就是乡镇直属站要“改制”。且从“湖北省几年来整体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判定,该则材料所反映的是正面信息。稍加整理,融成一体后就是:乡镇直属站(所),全部改制为‘服务中心’,将行政职能收归政府,经营职能走向市场,服务职能转给社会,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随后再将这些具体的做法上升到一个一般的普适的高度,就不难“归纳整合”出第一条对策了。即:首先,要推动乡镇农技站改制。明确农技站应承担的职能,与政府部门要有所区别,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技站从乡镇政府的序列中分离出来,相应地转制为企业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另外几条对策也均可类推而得。

整合零散 有理有据

例二:2009年辽宁等地公考第二题,试分析“给定材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我们来看拟制的第二条对策:对策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该条对策出自于材料7,材料7中第一个关键信息点为“浙江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第二个关键信息点为“《暂行办法》特设了多种缴费基数,城...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留学网整理:2011年国考申论解析 作文更加偏向证策论文

公务员申论

2011年12月5日16:30分,随着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影响百万考生命运,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年度“大餐”——2011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大幕终于落下。但是,作为国家选人用人的重要考试,其透射的政策趋向、考试走向、命题特点、出题方式、材料的组织的等话题并没有随着考试大幕的落下而结束,反而成为考后持续引起大家关注,特别是广大考生关注的话题。这一点在申论考试上显的尤为明显,近日带着广大考生的疑惑,我们专访了周子扬先生。

主持人:周子扬先生,您好!很高兴,可以借用这样一个机会,就广大考生所持续关注的2011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特别是申论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请您为大家答疑解惑。周先生,据考生普遍反映,本次中央国家机关,竞争比较激烈,选拔性目的更强,不知您对此持何种看法?

周子扬先生(以下简称“周”):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今年报名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3万,这一数字比去年少了1万人,而录取的人数是1.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这也就意味着,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率将有所提高,报考与录取比是63.6:1。以上事实说明,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与往年比较,在录取人数、录取比例都有较大的提高,竞争激烈程度,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看到的是,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选人、用人考试,中央国家其选拔性考试的特征,决定了其必然是一门竞争激烈的考试呀!

主持人:据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申论考试试题无论从出题结构,还是命题方向上,都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考生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新的特点和趋向?

周:今年的国考申论考试较往年的考试试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方向,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今年的试题与往年相比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这体现了中央国家机关的权威性、严肃性、严谨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具体来看:

第一,今年的国考申论试题,在某些试题上延续了10年的出题方式。例如,今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以上试题第二题“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和地市级试题的第三题“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都延续了2010年国考的出题模式,与2010年国考地市级试题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都属于对原因的概括和分析类试题,在分类上属于复合细节题,更能突出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符合申论考试大纲的要求。

还有就是对公文公报格式的考察也延续了10年的出题方式,例如10年是报告和宣传纲要,今年的试题紧扣宣传手册和公开信等。

第二,今年的国考申论试题,在某些试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总体格局未变。例如,今年的考试题在材料的组织上,容易让考生在主题的寻找上产生混淆,主要表现在,一是副省级以上的试题,大部分在论述黄河的治理,但是,后面在作文的命题上转向黄河精神,容易使考生把握不住主题,产生混淆;二是地市级试题,大部分都是在论述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但是作文主题是“根”,考察乡村文化,使考生难以找到下手的角度和方向。这一点跟2010年国考试题有很大的改变,显示出材料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考察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趋向更加明显。此外,今年的国考申论作文出现了新的出题形式,赋予考生情景,要求考生有感情的作文,突破了传统的作文形式,更加偏向证策论文。

在此,建议广大考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今后的申论考试中,选择适当的材料解构...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小编整理:科学制订备考计划 90天突破2011年国考申论

公务员申论

申论备考计划,按时间排序,共分四个板块,基础复习计划、重点复习计划、能力提升阶段和考前冲刺阶段。

一、基础分析阶段

这段时间应是二十天,即打基础的时期。考生要特别注意,夯实基础,打好地基。这一时期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深刻解读,全面认识申论考试;掌握申论考试材料及历年主题,掌握命题规律;明确作答要求,保证做题准确;了解时事热点。

1、全面认识申论考试

申论考试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即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共分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两套试卷。实际上,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对给定涉及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分析,以不同的角度和多样化的提问方式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考试考查的全是公务人员日常工作的基本技能。考生要全面认识公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彼知己,从容应对。

2、掌握历年真题主题,把握命题规律

申论考试会给考生涉及一个或几个特定社会问题和现象的材料,要求考生分析材料所反映的主题,然后按要求作答。根据历年真题反映的情况看,材料主要特点是公共性、消极性、非敏感型和辩证性;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体五面”,即: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申论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而且近年来考查的题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多个题材的情况频繁出现,这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3、严格对待作答要求,保证做题准确

作答要求,是申论考试作答的依据,这里单独挑出讲解,足见其重要性,但考生往往轻视这一块,甚至认为往年都一样,没必要仔细琢磨。不然,作答要求,考生要认真对待,一字一句地读,每一道题是什么题型,考查的范围,字数等要求要认真对待,特别是最后的申论文章部分要特别注意,申论考查的是议论文章,是解决问题的策论文章,考生不要被题目表面迷惑,仔细分析答题要求,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4、了解时事热点

历年申论考查的都是当年的时事热点,考生要多注意积累,多关注当年重大的时事热点。根据往年的分析,考生对热点的掌握可以截止到考试开始前一个月。关注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九月的社会热点。由于申论考查题材宏观性、问题性、公共性和非敏感型,考生要准确辨别热点,不要浪费大量时间关注申论不涉及的信息。一些重要的信息要特别关注,重要法律政策的出台,例如《食品安全法》等;重要的社会事件,校园惨案等;经济领域,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同时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政府文件也是我们应了解的理论政策。

二、重点复习阶段

经过前面的复习和准备,考生已经大体了解申论考试了。那么下面就着重认识申论考试的各种题型。这个复习阶段准备30天时间。

1、认识题型,明确考查范围

申论考试主要有以下五种题型:归纳概括题型、综合分析题型、提出对策题型、应用文和文章论述。其中又可分为两类题型。前四题型为类,可以看做客观性试题,因为其作答有明确的得分要点,答到则得分,没有则无分。文章虽然没有标准答案,确属主观性试题,但好文章的标准却是一致的。比如文章题目是否醒目、鲜明,结构是否完整,内容能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晰。

2、掌握解题方法,从容应对

对于上述四种客观性试题,在做时,建议明确分条作答,一方面...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小编整理:结合三大方面揭示2011年国考申论主题走势

公务员申论

2011年国家大幕拉开在即,对于申论,考生最关心的是申论考什么,主题是什么。辅导专家结合历年申论考试的特点和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高屋建瓴,为考生提供正确的复习方向,望此对考生国考备考有所帮助。

1、结合重大政策来说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09年底召开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整年的工作定下了基调: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

调结构首先是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做的是转变主要依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的低级经济增长方式,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全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只有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重复建设,才能完成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的重大任务,才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首先从共和国的长子——国企的转变开始,这就涉及到了垄断行业的改革,当前最热的当然是三网融合。其次,也要协调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善民生上来。此在民生领域介绍。

扩内需即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我国虽然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在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的情况下,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依然有很大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力度也在加大,扩大国内市场刻不容缓。因此,如何刺激消费会是一个大的专题。扩大国内市场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收入差距大,绝大部分人民手中没钱,没有能力消费,一个是农村消费水平低、潜力大。因此政府需要做的是让人民手中有钱,有能力去消费,并且扩大农村市场、让农民也来参与消费。前一个问题涉及到居民收入提高、即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问题,而最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也的确是箭在弦上,相关部门在加紧制定“工资倍增”政策,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的场合提到提高收入问题,在绩效考核方兴未艾的情况下,的确是一个可考的主题。后一个涉及到惠民政策、比如家电下乡、农村居民保障体系建设等。

惠民生是十七大以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最近一两年,民生方面主要是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比如: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制度改革、食品安全法、新的住房政策等等。但是对于今年的国考来说,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一是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今年国家出了了一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2010-2020)》,这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的总纲,对于今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过于行政化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等等。这部纲要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直接导向作用,需要考生重点把握。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文化产业成为为引领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是文化大发展的契机。但文化从来就不仅仅是发展一个产业的问题,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主流意识。国家领导人,如******、******、李长春等不断发声,敦促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更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文化体制改革发表讲话,要求坚决抵制“三俗”之风。另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也不断发表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文章,可见,这是一个相当热的主题。

三是食品安全问题。2009年2月,国家颁布《食品安全法》,同年7月8日,国务院公布实施条例,但是2010年以来,还是发生了不少食品安全事件,从年初的毒餐盒、毒筷子、到年终的海南豇豆农药超标,到现在...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申论

留学群: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及解题思路

国考申论真题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申论真题基本解析》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省部级 真题,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4时40分49秒。
下面是对2011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申论真题的基本解析。

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国家中,省部级以上职位的申论试卷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为基本材料,针对岗位履职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精心设计了对应题目,颇令考生费解,普遍反映作答得不很理想。下面对这套试题进行些基本解析。

一、材料整体介绍

材料一:介绍了黄河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遗产、黄河文化,指出协调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重要性。

材料二:进一步指出水量并不丰沛的黄河的重大作用,主要介绍了当代治黄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黄河的危害。

材料三:主要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所在国政府的治理举措。

材料四:主要介绍了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自然本性,介绍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对于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关怀和重视。

材料五:主要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暗示治黄成功的关键在于遵循其固有特性。。

材料六:主要介绍了人们渴望“黄河清”的起因、热忱和做法。

材料七:主要介绍了几个专家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看法,进一步拓宽了材料的主旨取向。

材料之间的关系为

黄河开发治理的现状:2、6

黄河开发治理的原因:4、

黄河开发治理的意义:1、2、4

黄河开发治理的对策:3、4、5、7

二、题型设置情况

对应着这些给定材料,试卷一共设置了4道大题,其中第一题里面又分为两个小题。按照我们培训时所一向讲授的,这5道题目基本可以划分为5类。第一题的第1小题,要求在理解材料4中的“善淤、善决、善徙”基础上总结黄河自身的规律,可以看作是一道综合分析题,侧重考查概括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一题的第2小题,要求概括汉朝王景治理黄河后黄河800年安澜的主要原因,可以看作是一道单一式的概括题,侧重考查依据给定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二题,要求归纳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和尼罗河面临的生态问题及政府采取的措施,联系黄河的治理提出可资借鉴之处,可以看作是一道对策题(案例启示类),侧重考查概括基础上的制策应对能力。第三题,围绕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制作份宣传手册册,包括四个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和中华文化”、“黄河保护与治理”、“黄河精神万古传”,要求列举出各部分包含的要点,可以看作是一道公文题,侧重考察分析、概括基础上的公文写作能力。第四题要求围绕给定材料中所设定的“弘扬黄河精神”,自选角度,自主命题,撰写文章,可以看作是一道写作题,考查阅读理解基础上的申发论证能力。

三、真题解答建议

第一题第1小题:本题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所以首先要对“三善”进行一定的具体展开,注意把材料中内容进行归纳集中,具体说明三善的具体涵义。由于是谈认识,再可以进行些适当的引申。最后再合起来,简明扼要地点出黄河自身规律和其健康生命的关系。

第一题第2小题:该题和2010年地市级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很相似,关键是要对题干中所指定的“材料5”进行深入的分析和...

与2011年国考申论相关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