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李白。
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到唐代宗永泰年间的盛唐,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这一历史时期,唐诗迎来空前绝后的大时代,不同风格百花齐放,不同诗潮百家争鸣。李白那张扬着浪漫主义海洋霸气、豪气和傲气的诗作,成为唐诗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
一代“诗仙”,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虽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然终被玄宗“放金赐还”。仕途之路不顺达,李白不得不另辟蹊径。正所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恰是这条新开拓的人生之路,无意中帮他敲开另一扇门,成就了“千秋万岁名”。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其中有大量的抒情诗,充分表现了其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长期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闽籍学者赵君尧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李白的诗歌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浪漫主义海洋霸气、豪气和傲气的风格。
浪漫主义海洋霸气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渴望鲲鹏展翅,鹰击长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游三峡,至江陵,幸遇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这是李白没有想到的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所鼓舞,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之境界,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
赵君尧介绍说,在这篇赋中,李白以大鹏鸟自喻,更称赞司马承祯是希有鸟。这是他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其中,写大鹏飞起来的感觉让人不得不叹服:“脱鬐鬛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大鹏飞起来了,刚刚升起的太阳在其翅膀上,稍稍露出一点红色;“烜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 宇宙、昆仑之间,就只有大鹏鸟。“一鼓一舞,烟蒙沙昏。”大鹏翅膀拍一拍,呼吸一下,天地都为之变色,以至于天上全是雾了。
李白接着写道:“尔其雄姿壮观,映背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河汉,就是天河。赵君尧解释说,李白看到的地球,就是以海洋为主的——“上摩苍苍,下覆漫漫”,这太不可思议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想象力!
资料图:李白。
“李白还自问自答‘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即我还真不知道大鹏何以这样伟大?你们问我,我也不明白。你们一定要问的话,那我只能说这是天地造化。”赵君尧说,通篇展示诗人浪漫主义海洋霸气。
浪漫主义海洋豪气
“李白作为一位个性张扬的天才诗人,海洋在他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成为新的意象。”赵君尧说。
据说李白曾于开元年间拜谒当时的宰相,署名海上钓龟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龟,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对海洋的描写,盛唐之前,自《诗经》开始,除曹操的《观沧海》外,能让人们记着的并不多。虽然王均的《早出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