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诗人白居易栏目,提供与诗人白居易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诗人白居易生平简历

白居易简历 诗人白居易简历 白居易生平简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一起来看看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生平简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留学群。

  白居易生平简历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

与诗人白居易相关的名人简历

诗人白居易与法师空海认识吗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与空海 诗人白居易与法师空海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空海是曾到大唐留学的日本佛教高僧,他们同属一个年代,是否如电影里一样在现实中有过交情呢?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人白居易与法师空海认识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留学群(liuxuequn.com)。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后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空海(774年-835年),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曾到中国学习唐密,传承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惠果阿阇梨授其为八代祖,后回日本建立真言宗。由他编纂的《篆隶万像名义》,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文镜秘府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了解汉唐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首先考察空海来唐时间,为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八月到福州,十二月达到长安,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三月离长安赴越州(今浙江绍兴),八月从越州返回日本。按此,空海在唐时间仅两年,在长安时间仅一年零四个月。查考白居易的行迹,其从未去过福州和越州,空海若与白居易相识,唯一的相识地点只能是在长安。但一年时间弹指而过,且空海来唐主要是拜访名寺高僧研习佛法,抄录经文图书,每日的功课也不可轻废,根本没有时间在社会上四处交游,况且唐朝政府对外国留学生的管束相当严格,不允许随意外出,就凭这几点,已可大体断定两人在上百万人口的长安城中相遇相识的机会很小。

  两人的诗文集中都没有与对方唱酬的诗文。白居易和空海都是诗文名家,白居易生前即自己编撰了《白氏文集》,空海的诗文则由后人编为《弘法大师全集》,按照唐朝习惯,如果两人曾经相会,免不了赋诗唱酬,然而两人的诗文集中都没有此类作品。白居易是喜欢交友应酬并借机炫耀诗才的,其诗文集中唱酬诗极多,但并没有写给空海的诗。在空海的诗文集中也有几首唱酬诗,但唱酬对象为马捴、朱少端、朱千乘、郑壬、昙靖、鸿渐等,均为不太有名的文人或僧人。其实也不难理解,在唐期间的空海只是一名年轻的留学僧,并没有什么名气和地位,不太可能结识很多的著名诗人、文人,而白居易当时也是初入仕途,在中书省任正九品的校书郎,同为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也不太可能与来自日本的外国僧人有何来往。

  空海在长安期间先后住在延康坊的西明寺和新昌坊的青龙寺,而当时白居易租住在永崇坊的华阳观,几处地方相距不远,白居易还曾经写过《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青龙寺早夏》,写作时间亦大体是在贞元末、元和初,可见白居易在空海住西明寺和青龙寺期间曾来两寺游玩过,但白居易诗中丝毫没有提及空海,也没有说到白居易认识寺中的僧人,可见只是来纯粹的游玩,并没有走访什么人。当然,说不定两人亦曾经擦肩而过,只是无缘对面不相识罢了。

...

与诗人白居易相关的国学知识

大诗人白居易与绿化

名人名言 作文素材 古代名人故事

  写好作文是每个学生必须的能力,也是拥有好文笔的基础。能在语文得分中夺得先机,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更能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内涵,如何写好作文呢?以下文章“大诗人白居易与绿化”由留学群为您提供灵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诗人白居易与绿化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着名诗人,但人们不知道他还是个“绿化迷”。他无论到哪里做官,总要种花、栽树。所以,在他所走过的地方,都流传着与绿化有关的故事。

  公元819年,白居易被贬谪忠州(位于四川)刺史时,见城周山岗满目荒芜,感慨之余,挥毫写下了“巴俗不爱花,竞春人不来”的诗句。

  于是他带着为什么不绿化的谜,布衣私访民间,终于弄清了百姓不愿栽树之谜:“远水不解近渴!”他庶民衣着,来到百姓中,以平等的身分,说服百姓栽树种花,并亲自到城郊和百姓一起栽树种花。他在诗中写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购花者,不限桃李梅。”为了培育好所栽的树苗,他总是不辞辛苦前去管理:“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划土壅其本,引渠灌其枯。”树木成林后,白居易喜悦之情跃上眉梢,早晚漫步其间,写了很多寄情于山水、树木的闲适诗。在他的倡导下,忠州境内父老无不争相栽树种花,不几年已绿荫一片,改变了穷山秃岭的面貌。

  公元822年7月,白居易调任杭州刺史,他一到任,就率领民众在西湖里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这便是有名的“白堤”,他和百姓们一起在堤上栽了许多柳树。白居易调苏州任刺史虽仅一年时间,他亲手种过许多桧树,人称:“白公桧”。

  由于诗人白居易平易近人,爱好绿化,因此深得百姓的敬爱,“白公桧”被当地父老当作珍品加以保护。

  白居易植树绿化大搞园林的功绩,千古流传,现在苏州政府和人民自筹资金,修建了白公碑和白公园林,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

与诗人白居易相关的名人故事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