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统计师考点梳理栏目,提供与统计师考点梳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统计师《初级基础》考点梳理:国民经济统计

统计师初级基础 统计师考点知识 统计师考试

  留学群将统计师《初级基础》考点部分知识梳理如下,考生们记得关注小编们梳理的统计师考试其他方面的内容哦。

  1.国民经济统计的性质与功能

  1)国民经济统计:是以一国国民经济整体为对象的宏观统计,通过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表,搜集数据,系统反映一时期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和内部关系,并对国民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此为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分析提供数量依据。

  2)国民经济统计与一般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是关于统计学基本方法原理的介绍,国民经济统计则是将统计学原理所介绍的一般统计方法应用于国民经济这一特定领域而形成的。

  3)国民经济统计与企业统计: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统计对象,国民经济统计是以国民经济为对象,属于宏观经济统计,而企业统计则是以单个企业经济活动为对象,属于微观经济统计。一般来说,可以将企业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数据基础。

  2.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五个主要核算表和一些附属核算表,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是对一时期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生产、分配和使用总量的核算;

  (2)投入产出表:重点核算产业部门间发生的中间产品流量,由此详细表现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3)资金流量表:两张表。资金流量表(一)是收入与分配表,是对国民经济范围内收入分配和消费过程的核算,资金流量表(二)是金融交易表,主要反映各部门所参与金融交易的状况,表现一时期的资金运动;

  (4)国际收支平衡表:集中反映一国的对外经济往来,表现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收支平衡状况;

  (5)资产负债表,反映一国和各部门的经济存量。

  附属核算表中,包括人口、劳动力、自然资源、价格等方面的核算内容。

...

与统计师考点梳理相关的统计师备考辅导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考点梳理: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基础知识 统计基础知识 统计师考试

  留学群为你整理:2017统计法规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并预祝你考试在顺利。

  1. 根据法律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四种形式:1)统计法律2)统计行政法规;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

  2. 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3. 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该法律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订后,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4. 统计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5. 国务院制定的统计行政法规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2)《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3)《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4)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1987年1月批准,2月实施;2000年6月第一次修订,2005年12月第二次修订。

  7. 地方性统计法规: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有关规定: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3)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4)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或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8. 统计行政规章是指1)国务院各部门和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3)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4)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5)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

  9. 统计行政规章的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

  10. 统计行政规章分为:1)政府规章;2)部门规章。

  11. 政府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12. 部门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13. 国家统计局制定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主要有: 1)《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2)《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3)《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4)《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5)《涉外调查管理办法》;6)《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7)《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等。

...

与统计师考点梳理相关的中级统计师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考点梳理: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

中级统计师统计法规基础知识 统计基础知识 统计师考试

  留学群为你整理:2017统计法规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并预祝你考试在顺利。

  1.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 统计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3.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4. 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统计法的作用:

  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6. 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修订和重中之重。

  7.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负责人:

  1) 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 2) 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3) 不提对依法履行职责或拒绝、抑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9. 统计人员:

  1) 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 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3) 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10.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建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11.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12. 统计调查的对象:

  1)国家机关;2)企事业单位;3)其他组织;4)个体工商户;5)个人。

...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2016考点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考点 中级统计师知识点

  2016年统计师考试10月份开始,考生们在这一段时间中既要加强知识点方面的记忆,也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以轻松的姿态面对考试。留学群统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2016考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

  统计执法检查是对现行统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全面监督检查。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统计执法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是否存在侵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的行为;

  二、是否存在违反法定程序和统计制度修改统计数据的行为;

  三、是否存在虚报、虚报、伪造、篡改、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四、是否依法设立统计机构或配备统计人员;

  五、是否依法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六、统计人员是否具备统计从业资格;

  七、统计调查项目是否依据法定程序报批,是否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

  八、是否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有无随意改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等问题;

  九、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的行为;

  十、是否依法进行涉外调查;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精选考点

中级统计师精选考点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 中级统计师考试

  本文“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精选考点”由留学群统计师栏目为您整理,更多统计师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会计要素按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个会计要素。

  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首先应当符合资产的定义,还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注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修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两个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流动负债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同时还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特征:一是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二是收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三是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可分为基本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收入)。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收入的定义外,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养活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工业企业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中级统计师2016年统计基础考点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考点 中级统计师知识点

  2016年统计师考试10月份开始,考生们在这一段时间中既要加强知识点方面的记忆,也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以轻松的姿态面对考试。留学群统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中级统计师2016年统计基础考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1)权责发生制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的记录时间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定的,即交易在债权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的时间记录。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交易,包括同一机构部门内部的交易。

  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

  (2)估价原则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格,遵循以下规定:

  (1)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都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

  (2)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制设备、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

  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耗、固定资产形成和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而不是按原购置价格估价。

...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2017考点:企业统计需求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考点 中级统计师知识点 中级统计师考试

  留学群诚意整理“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2017考点:企业统计需求”,希望在统计师考试复习方面,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更多复习资料,模拟试题,请继续锁定留学群

  企业统计需求

  (一)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决策需要

  1.反映企业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等各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

  2.反映企业生产成果和价值实现程度的统计数据。

  3.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及分配情况的统计数据。

  4.反映产品质量控制情况的统计数据。

  (二)反映市场信息需求

  1.反映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统计数据。

  主要包括产品潜在的和实际的市场需求量、产品最大和实际市场供给量、居民购买力、居民消费偏好、商品需求弹性等。

  2.反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统计数据。

  如主要竞争对手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价格、经营策略等。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需求

  1.企业发展活力综合评价方面统计数据。

  包括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科技创新与开发能力、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等。

  2.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统计数据。

  如企业科技活动投入、研究与发展(R﹠D)水平、科技活动产出水平、科技投入产出效益、劳动者技能等。

...

初级统计师统计相关知识考点:速度指标

初级统计师考点解析 统计相关知识 初级统计师考试

  本文“初级统计师统计相关知识考点:速度指标”由留学群统计师栏目为您整理,更多统计师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1、定基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ai表示,则有:

2016年初级统计师统计相关知识考点速度指标预习

  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