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留学群国学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晋商与社会文化,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m.liuxuequn.com)查看。
晋商与社会文化【一】
晋商与戏曲
山西地方戏曲很繁荣,戏种也很多,如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太谷秧歌、眉户、碗碗腔等。山西地方戏曲的形成、繁荣与晋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戏剧研究学者指出:“山陕商贾发迹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民国。梆子戏亦形成于明,盛行于清,衰落于民国”(《中华戏曲》第三辑)。梆子戏与山西商人的兴盛紧密相联,这并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事出有因,其中有着内在的联系。山、陕、豫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历史上北杂剧的发祥地。元末明初,北杂剧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专利品,逐渐脱离了时代,脱离了人民群众。昆山腔兴起以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好又转向昆腔,就在北杂剧衰落,昆腔盛行的时候,山陕豫交界地民间艺人将这一带民歌小曲演唱故事搬上戏曲舞台,因它与北杂剧、昆曲相比显得粗俗,所以在晋南一带称它为“土戏”。因它在演唱时用梆子打击伴奏,故又称梆子腔。又因演唱艺人多来自山陕,所以又称“西曲”。
清人朱维鱼《河汾旅话》称“村社演戏曰梆子,词极鄙俚,事多诬捏,盛行于山陕,俗传东坡所唱,亦称秦腔”(《中华戏曲》第三辑)。明代山西南部多富商,尤“蒲(州)多家贾”,在祭祀、庆典、节日中都要有戏曲酬神和娱人,而有财力的商人是这一活动经济上的主要资助者,于是在秦腔的基础上又衍变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蒲州梆子。清代乾隆时,山西的梆子尚无剧种之分。嘉庆时,渐有南北戏之分。道光时晋中商人势力崛起,山西中路梆子在蒲州梆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还有些艺人在梆子戏中引进晋中地方的秧歌,并改进了伴奏。早期的中路梆子演员多蒲籍,即使不是蒲州籍,演戏时也要说蒲白,其缘故就是因为中路梆子最初来源于蒲州梆子。后采逐渐根据当地人民的喜好,并吸收当地各种艺术之长,又经过许多艺人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发展为自成一派的中路梆子剧种,而这一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与晋中富商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商人在祭祀、庆典中都要请中路梆子演出,从而为这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舞台。如每年五月十五日前后,商贾们总要举办社戏,表示开市大吉。榆次车辋村富商常氏,光绪时一次科举考试中,有兄弟二人同时中举,“翌日,代觞贺喜,奎星神前两班戏,其宗祠前一台,不惜银钱”(《退想斋日记》)。太谷县任村多富商,经常清戏班演出,该村富商贾氏在其宗庙“至城宫”每年至少演九台祭祀戏,以致乡间有“要看好戏到任村,任村有个至诚官”之说。
商路即戏路。明清晋商“致富皆在千里或万里之外”,他们因远离家乡,便经常不惜重金邀请家乡戏班到他们所驻商埠所在地演出。在山西商人聚集的商业重镇大多有山西会馆,而会馆内多筑有戏台,于是逢年过节或每月初一、十五,同乡欢聚一堂,祭神祀祖,聚餐演戏。如汉口的山陕会馆内有戏台四座,分别设在正殿、财神殿、七圣殿和文昌殿。据《汉口山陕会馆志》载,正殿戏台对联有:
陈迹兴怀古今人岂云不相及
群情毕寄天下事当作如是观
唱一曲白雪阳春大江东去
看满眼流丹叠翠爽气西来
财神殿戏台对联云:
余音绕江城问玉奋谁吹折杨柳数声落梅花一曲
游踪临汉水且金樽共把集汾榆雅社话桑梓闲情
七圣殿戏台对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