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次大的洪涝灾害之后,往往会带来各种疾病。所以我们得要知道洪涝卫生的预防方法,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给大家整理带来的“洪涝卫生灾害预防方法(8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洪涝卫生灾害预防方法(一)
洪涝灾害卫生防控知识饮用水卫生
1、保护水源,使用消毒处理过的水,不喝生水;
2、不用不卫生的水漱口、洗瓜果、蔬菜和餐具;
3、澄清的饮用水,可直接采用煮沸消毒;浑浊的水,经过滤、沉淀后,再用煮沸或其它饮水消毒剂消毒。
4、被洪水淹没过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消毒。方法是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清洗井壁、井底,再掏尽后,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消毒。井水消毒,即污染水井按每1000升水加(有效氯>25%)150-200ma的剂量,将漂白盛入有小孔的塑料袋或其他有孔容器沉入井底,作用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弃之,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的消毒方法消毒(每100斤水加入灭菌片2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洪涝灾害卫生防控知识食品卫生
1、洪灾期间禁止举办群体性聚餐。
2、食品要新鲜,煮熟煮透后及时食用;灾区提倡用炖/煮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式加工食物,没有变质的剩饭、剩菜要煮沸30分钟后再食用。
3、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粮食和腐败变质、生虫、过期、霉变食物。
4、不吃淹死、病死的家畜家禽和水产品。
5、不吃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防止误食化学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6、不采集、不食用辨认不清的野菇等野生植物。
7、禁止经营、食用被洪水淹过的食品饮料。
8、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立即送病人到正规医疗机构,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洪涝后为什么卫生不好?
洪涝灾害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使灾区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甲肝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增加。同时,洪水淹没粪池、下水道等,动植物尸体腐败,坑、洼积水地增多,蚊、蝇等各种媒介孳生,生活和居住环境恶化,钩体病、乙型脑炎等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洪灾期间,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灾区群众应做到:搞好环境卫生,控制疾病流行;注意饮水安全,预防肠道疾病;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洪涝灾害后如何应对?
搞好环境卫生,控制疾病流行
洪灾后,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居民转移之后搞好居住地的环境卫生工作是确保灾后无大疫的关键,要特别注意环境卫生。
清除住所内外的污泥,临时住所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位置,避免泥石流、洪水等危险多发地点。
消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消毒;家具清洗干净后再搬入居室。保持住屋和居住地周围地面整洁干燥。
住所经常通风换气,天热时防止中暑。临时住所定期消毒,包括地面、门、痰迹、呕吐物、垃圾桶等。
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不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粪便应及时清理,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
不在住所内饲养家畜家禽,防止人畜共患病。牲畜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