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沙即为广漠,广漠即为粒沙。那么大家知道《沙与沫》读后感400字怎么写吗?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沙与沫》读后感400字”,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m.liuxuequn.com)查看。
《沙与沫》读后感400字【一】
对比《先知》中的直面人生,《沙与沫》就显得较为含蓄,但它句句箴言,字字珠玑,表面凌乱的文辞蕴涵着难以言状的深意。这也是许多读者挚爱《沙与沫》的重要原因。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
“我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了很久,沉默着而忘却了季节,然后太阳把生命给了我,我起来在尼罗河岸上行走。”
如此抽象的意境,更具有诗的韵味,品味愈久,回味愈浓。
当然,文中出现更多的还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求上帝喂养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吧!”
“一个伟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在沙与沫的世界中将他的思想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求”一句一反常态,改抨击为怜悯,使得追名逐利之人霎时变得渺不可及,也极好的反映了纪伯伦晚年顺从自然的豁达情怀。一个“求”字意境深远——就连上帝都鄙视痛恨的小人,却博得了智者的同情,纪伯伦的胸襟是何等宽阔!而“一”一句更是精彩中的完美:什么样才算是伟人?血染沙场,为国捐躯的是伟人;建功立业,强国富民的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伟人。然而,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质,那就是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或许他们面对的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困境,是国破家残、民不聊生的现状,是世浊我清、众醉我醒的痛楚。可是伟人从来没有看见自己流血的心,而是用另一颗心把做人的最高境界现实地演绎出来。
缥缈却可见,虚幻却真实。大自然的美学艺术就是光阴流转,日月轮回,就是凯库勒梦中巨蟒首尾相接的的经典时刻。
《沙与沫》读后感400字【二】
“我们所有的词语,不过是思想筵席上散落下的碎食屑。”纪伯伦曾这么说过。这部《沙与沫》就是他创作的,虽然我并不能读懂每一句,但却依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得一些深奥与纪伯伦的沉思哲理。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娇子“。这部《沙与沫》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有人说:”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沙”与“沫”为象征,暗喻人在浩瀚世界如尘沙般微小,诸般事物如同泡沫般虚幻。是呀!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微小,金钱、地位以及一切事物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如“泡沫”一样虚幻,即使美丽诱人,但终究一碰就碎,不能永久保存。
“沿着海岸,我漫步了很久很久,在那细沙和泡沫之间,涨起的潮汐抺洗了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掠而去,但是,浩瀚沧海与伟岸长堤将会永恒……”
我读了几百句,可就偏爱这句:粒沙即为广漠,广漠即为粒沙。也许诗人将我们比作粒沙,我们本是世界中的微小一份,可若没有这“微小一份”何有世界呢?兴许诗人也想告诉我们,我们或许是广漠中的粒沙,属于这个世界,或许世界不过是我们心中的粒沙,而我们则是广漠……谁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也许可以领悟一些。这仅仅是其中的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