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海归,回来也没那么吃香了,也要面临不停地投简历、笔试、面试、被拒或拒绝不满意的工作。下面留学群来说说2018年海归求职记,一起来看看。
2月3日起,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成绩将陆续公布,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新一波春招高峰到来。根据人社部和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将达820万人,创历史新高,如果把海归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统计在内,总数将超过千万人之多。希望透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深度观察和剖析大学生求职新趋势。
回国后的第116天,陈霄(化名)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摊手”的表情,表情之前是他回国的天数。
这位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海归硕士,一直在默默计算着自己回国后的时间,“我定下的目标是回国40天内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但现在快到第三个40天了。”
不停地投简历、笔试、面试、被拒或拒绝不满意的工作,成为了陈霄回国后的常态。和国内的同学朋友聚完一轮后,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宅”。
“一开始是想获得一些业内信息,但大家讨论的都是工作、薪水,插不上话。”这位在国内从大二就开始准备雅思,计划出国的人,现在对自己当初坚定的选择,开始了质疑。
而和陈霄一样,回国加入就业竞争大军的海归人数正在逐年攀升。据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比例由2012年72.38%增长到2016年82.23%。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春季招聘的旺季,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走近了数位回国求职的海归,留洋经历对于他们求职起到怎么样的作用?澎湃新闻发现,他们有的和国内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广投简历,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有的选择先静下来想清楚再就业,但是相同的感受是“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求职战”变成“持久战”
陈霄的这场“求职战”,远远超出了他的判断。
“原本是想速战速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弥补晚就业的这一年,但没想到找工作就用了那么长时间。”陈霄,曾经是当年在大学同一个学院的留英学生中申请学校最好的学生,但现在眼看着同年级的同学已经就业一年,开始筹划买房、结婚、理财、跳槽,自己却除了一张硕士文凭,还没有任何新的变化,“回国后的生活,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样。”他说。
随着求职压力的逐步攀升,陈霄从最初的乐观,继而愤愤不平,再到开始变得木然,求职要求也一再降低,让他沮丧的是,他曾尝试投了本科同班同学所就职的一个传统媒体,却被拒之门外。
“我们本科是一个专业的,我比他多留学了一年,但没想到居然被刷了。”这让陈霄开始怀疑,自己留学的一年,是不是错失了就业的最佳良机。
谈及自己的求职困境, “可能要求太高了”,陈霄表示,“会忍不住比较,既会和本科同学比比看,也会打听一下一起毕业的硕士同学的近况。”
他坦言,自己也拿到了几个在父母看来不错的工作offer,但因为 “不甘心”,让他选择了将这场“求职战”变成“持久战”。
同在英国读研的小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已回国三个多月,但她依然有几个公司“没面完”。
“这是一场持久战,和国内研究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