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敬业心得体会 篇1
乐喜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丞相,字子罕,因其曾任司城之职,所以也被称为司城子罕。他仁厚大度,非常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
有一次,楚国派士尹池出使到宋国,当时的宋国司城子罕在自己的.官邸接待了他。士尹池发现子罕家的南墙是弯弯曲曲的,而且西边邻居家的水居然从子罕家的院子里流过。于是问子罕原故。子罕对其解释道,南边邻居家是做鞋子的,在这里靠做鞋为生有三代了,现在要是迁到别处,宋国要买鞋子的人会找不到,他们也将无以为生。所以不能让他们迁走。而西边邻居家本来就地势高,我家地势低,流水经过我家很方便,所以也没有阻止。
士尹池回到楚国,楚王正要准备攻打宋国。士尹池进谏阻止楚王说:“宋国不可以攻打。宋国的国君贤明,丞相仁义。贤明者能得民心,仁义者能用人。楚国如果攻打之,必定会失败而被天下人所耻笑。”于是楚王没有攻打宋国,转而去攻打了郑国。孔子听后,说:“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当时的宋国南有楚国、北有晋国、东有齐国这三个强国包围,但都不敢对其进行侵犯。
教师敬业心得体会 篇2
“对于敬业的老师来讲,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质;教师的一生并不是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你永远也不会象杨利伟一样一飞冲天;但她应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育是一片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
价,且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我要用我生命的绿水,去调和这一片蔚蓝!”这是一名特级教师讲过的一句话。他的话让我领悟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师德要求谈起,我们应该超越“谋生”的概念,敬业才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本质,当然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今天,当我面对谋生与敬业这个话题,脑海不禁思绪万千。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比我有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很荣幸,大家把这个机会给我,让我在这里敞开心扉,说说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谋生与敬业一点感悟,算是与各位同仁共勉。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同志所以最终当了教师或者参与教育服务工作,是因为这种职业首先满足了我们一种谋生的需要。谋生,即通过劳动获取报酬,这是人生存的起码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当老师是一种职业,是我们的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从小处说,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需要“善待”我们的职业;从大处讲,职业又意味着一种社会责任。任何职业都赋有自身的责任。当电工的要为设备完好,电路通畅负责;做医生的要救死扶伤,为病人的健康负责,而作为教师古人早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按当今时代要求,就要既教书,又育人,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谋生与敬业,这对孪生兄弟,一个葡萄藤上结出的两种不同果实。两者互为依存,互为支持。一方面谋生是基础。敬业离不开谋生为基础,离开谋生去片面追求敬业无疑于是空洞乏味的,形而上的说教,如同空中楼阁般虚幻,海市蜃楼般飘渺,毫无实际意义可言。另一方面敬业是保障。谋生离不开敬业来保驾护航。谋生必须且只能依赖于敬业做保障,教师只有100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把教学落到实处,把教案钻得更杂实点,把每节课上得更新颖点,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向学生素质教育要创新。常规工作各方面都做细点,才能更好获得谋生的饭碗,或者说与以前谋生职位相较而言取得更高的层次地位。因此,敬业的程度深浅直接影响谋生饭碗的坚硬度如何。敬业度越高,谋生就越有保证;敬业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