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读后感
本书是由英国教育研究者爱恩·戴维斯、麦恩·格莱格瑞、尼克·麦克基恩三人共同著写的。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学生为什么要‘学’?怎样学?”、“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为什么教育的使命落到他们身上?”、“‘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四个大问题,探讨了教育真正的价值;讨论了学习的意义;思考了我们是否应该评估儿童的理解力?就“教育是为了拥有更美好的世界”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讨论了各种不同理由。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三位作者之间的辩论,同时也鼓励读者加入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冲突中。
下面,说出自己的看法、心得。
我对第三章的内容再三斟酌,反复探究后,有个问题涌上我心头:“我有资格做教师吗”?尽管我已做教师二十多年,但我还是有些迷惑,陷入沉思。
1、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
“教师所需要的特质”有“热情、吸引力以及意志力”,还“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事物背后的可能性”;“必须有勇气面对真理,不论真理有多么令人不快”;“必须有意志力,不仅能够否定习俗,还要能够设想并实现改变”。这些特质让教师的角色“等同于诗人、预言家、革命家、甚至空想家”。
看到以上解释,我回想我接受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所有教师。大学时的美术教师是一位油画家,出过画册,写的一手行书,上课时激情洋溢,有时声嘶力竭。我受到他的影响很大:我学他练习书法,字写的还算可以;赞赏他的讲课不羁方式,给学生上课总是言谈恣肆;我也热爱读书,偶尔也涂鸦。“如果社会的教室里都是有他们这样的教师来授课,生活可能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展望。但这就一定是好事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2、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作为教师,凯列班的角色是“演示”而不是“告诉”,他为了节省时间,他就给斯丹法诺演示整个过程。这种演示方法是否成功?如果他的教育成功的话,那么斯丹法诺就不会在小岛上饿死了。因此,书中认为,教育应发掘学生的“最新发展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即将掌握的技巧上的学习上,也就是说,指导的目的就是逐渐扩大学生的理解力,从他们熟悉的概念到新的领域。
反思自己教育方式,我有些惭愧。有许多的知识,为了我自己教的方便,我不是直接演示知识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发现吗?其结果,学生无法好好掌握知识,每次遇到此类知识点一定弄错;而我还经常纳闷,或责怪学生的不聪明欠认真。而原因竟然在于我教学方法的呆板,只图自己方便,不为学生着想;在于教师肤浅、自满、草率的教学呀。根本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背景、基础而生硬地把知识塞给学生,强求学生记住,机械运用,这样的“教”是无力无效的,无异于谋财害命。
3、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形象中,那些坚持平等主义的是最值得尊敬的。
如凯列班所代表的教师类型,他的教学方法是绝对的平等主义。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打算出卖他的知识,也没有要求任何回报,他只想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能。米兰达的教学是有条件的,由于凯列班不能遵守这些要求,他就必须受罚,失去他的自由。米兰达似乎把自己看成了神,她就是“文化的传教士”教师模式的代表,她的任务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传播她的文化价值。
社会对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