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恢复高考40年栏目,提供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高考恢复40年:依旧承载着厚重期待

高考恢复40年 恢复高考40年 高考资讯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留学群高考栏目编辑为您整理“高考恢复40年:依旧承载着厚重期待”,希望对您有用。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1977年至今,高考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中国人的命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最初不及2%,到现在已跨过40%,正快速接近50%的普及化指标线。数据背后,40年来,高考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着中国?40年后,高考又被这个国家赋予着哪些期待?

XZUB-fyfzhac0369296.jpg

  恢复高考

  ——中国人才观念在变化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即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

  这一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在中国落地生根。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木洲研究中国考试制度多年,他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40年前的恢复高考,就是在表明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人才观念的重构。

  他解释说,“恢复高考,确认了文化知识、智力因素等在高校人才选拔中的基础作用,这是国家人才观念的重大转变,也可以说是国家人才观念的正确回归。”

  1977年的中国教育历经“暖冬”,据统计,当年年底,约有570万青年“回归”高考考场,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录取了27.3万名学生,使新生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40年来,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一批又一批走向中国的各个领域,他们见证和参与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逐步成为推动这个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撰文指出,恢复高考40年来,通过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千百万合格的学生,经过培养造就,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这些年的经济腾飞,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不断改革密不可分。

awVf-fyfvnky5259137.jpg

  图为郑州一名收藏爱好者展示自己收藏的一张1988年的高考准考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0年实践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高考对不同年代的人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李木洲告诉中新网记者,改革开放以前,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拔国家干部,恢复高考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逐步由计划分配转向市场竞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自主择业。

  正如专家所言,40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高考本身也在经历变革。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白岩松:恢复恢复的是公平和梦想

高考恢复40年 恢复高考40年 高考40年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留学群高考栏目编辑为您整理“白岩松:恢复恢复的是公平和梦想”,希望对您有用。

  1983年,15岁的蒙古族少年白岩松进入内蒙古海拉尔二中,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一学生。他的父亲在他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哥哥。他对当时生活的记忆是“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

  10年后的1993年,25岁的白岩松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工作,成为第一个在《东方时空》露面的新闻主持人。4年后他将主持香港回归大型直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大型新闻直播,他将站在世界瞩目的舞台。

  这像是两段没有交集的人生——“这样的故事如果没有高考,上哪儿上演去?”白岩松说。

  【高考关键词】

  定向招生

  定向招生是指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的招生办法。这种定向就业的招生形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到农村及比较艰苦的地区工作,农业、林业、矿业、地质、煤炭、石油、水电、建材、气象、测绘、轻工、司法等部以及国防军工系统所属的某些学校,可分别按隶属关系面向农场、牧场、林场、矿区、油田、野外地质队、水电施工基地、气象台站、盐场、劳改劳教场所和国防军工三线等地区招生,毕业后到这些单位和地区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在所属高等学校国家任务招生计划中,确定适当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谈高考情景

  “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强的名校概念”

  新京报:还记得当年高考分数吗?

  白岩松:483分。当时我过了重点线30多分。那时候的高考,首先要看过没过线,接下还要看过没过重点线,能不能上你的第一志愿。所以记得比较清楚。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北京广播学院?

  白岩松:这是一个偶然,我觉得人的命运确实有很多偶然性。我母亲是一个老师,她的一个学生比我高两届,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我高考那年,这个学生到我家拜年。我听见她跟我妈在聊,说广院如何如何好,比如考试很容易过,总看课外书。我当时就想,嘿,这学校挺好。然后我就一查,发现这学校确实不错。从那一年的春节,我就确定要考广播学院。

  新京报:就因为“考试容易过,总看课外书”?

  白岩松:当然还是我想学新闻。我们班只有两个人想考新闻系,当时热门的是法律和经济。我们这两个人的名字还都有“松”字,另一位叫刘劲松,是个女生。我们俩还互相分配了一下,我说我喜欢广播电视,你喜欢文字,那你考人大,我考广院,免得咱俩同业竞争。后来她上了人大,我上了广播学院。她的分数也要高一点,我觉得这个挺好玩的。

  新京报:如果多给你一百分,你还会选择北京广播学院吗?

  白岩松:依然是它,即使我所有的科目全考满分,我也选择广播学院。那个年代跟现在不一样,大家没有那么强烈的名校概念。

  我媳妇也是广播学院的,比我低三届。她是江苏的前几名,镇江的文科状元,可以选择中国所有的学校,但是她报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富余很多分。我的同班同学考上了北大历史系,但是他家里觉得他身体比较弱,希望扔到军校练练去。于是他放弃了北大,去了廊坊的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确一学期过后他的身体就好起来了,那你说他受益了吗?

  但是反过来是否也在说明,那个时候大家更多的是挑选我想去的学校和专业,不像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我喜不喜欢另说,我得去这个学校。”我觉得这方面出现了一些扭曲。

...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老人收藏高考试卷38年 系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

高考试卷 恢复高考40年 高考资讯

  努力就会有回报!留学群高考频道为你带来“老人收藏高考试卷38年 系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更多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

  家住江西南昌市蓼洲街社区的70岁老人甘福保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因对高考的特殊感情,老人收藏了1978年到2016年的全套高考试卷。这位老人对高考有着怎样的别样情怀?

-Mww-fyfuzpn4114218.jpg

  1966年,甘福保高中毕业,当时已经填报了高考志愿,因大学停止招生,甘福保参加高考的愿望未能实现,之后进入一家工厂,成为了一名工人。那时没能参加高考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一遗憾才得以弥补。

  南昌市民甘福保: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的劲头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特别高兴特别激动,像我那时候年纪虽然已经到了30岁了,还和年轻人、小伙子同场比试,接受祖国挑选。

  1977年底,时隔11年后,已经30岁的甘福保终于走进了高考的考场,虽然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甘福保对当时的考题依然记忆犹新。

  南昌市民甘福保:语文当时题目比较简单,我们理科的考生就是考了一篇作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时刻》,后来我想我得到这个准考证,这就是我难忘的时刻,这张准考证迟到了11年,我拿到这张准考证,心情很激动。

  成绩出来后,甘福保顺利地考取了当时的江西大学物理系,从一名工人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带着工资上大学,成为让人羡慕的幸运儿。

  南昌市民甘福保:1978年1月4号,厂里面党委办公室就通知我,可以参加体检了,后来我就打听到自己的分数,那肯定上了才有体检,没上参加不了体检,很高兴,我们在东湖区高招办排队去体检,沿街的人看到我们,都投去羡慕的眼光,这是第一批大学生,那些医生护士看到我们都以一种敬佩的眼光。

  1978年夏天,又迎来了高考,已经是大一新生的甘福保考后去高招办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这是他收藏的第一份高考试卷,此后每年他都会收藏一份当年的考卷,一直持续到现在。

  南昌市民甘福保:我就买了份卷子自己做一做,对对答案,后来1979年高考,我又去买卷子,又去做一做,对一对答案,感觉还蛮有意思一样,后来这么几年下来就上了瘾了,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一直到现在都坚持买了。

  南昌市民甘福保:这当时就是1978年的高考试卷,当时试卷就是长条形的,1978年第一次考外语,1977年没有考,考外语总分是100分,全部做对了,总分给你记10分。

  大学毕业后,甘福保被分配到当时的南昌电视机厂,成为一名技术员,勤勤恳恳地工作到退休。退休后,老人喜欢读书看报,最大的乐趣还是买高考试卷,做高考试题,偶尔还给中学生辅导数理化。对于高考,甘福保有着特殊的情结,正是因为高考,让他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技术骨干,改变了像他一样的很多人的命运。

  南昌市民甘福保:通过高考,国家选拔人才,一大批有志气、有才能的青年被选拔、上大学,给...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恢复高考40年 能指望用高考来抵制“走后门”吗?

恢复高考40年 高考制度 高考四十年

  努力就会有回报!留学群高考频道为你带来“恢复高考40年 能指望用高考来抵制“走后门”吗?”,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更多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

  明天,今年的高考又要到了。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这一对当代中国人有着巨大影响的制度,这几日也不断在引发话题。著名社会学家李强在一篇热传文章着重强调了高考的教育公平意义,认为恢复高考40年最大社会意义是抵制“走后门”。这一看法引发了相当多共鸣,认为高考为鲤鱼跳龙门创造条件,在防止阶层固化方面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在未来,还能指望高考在教育公平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吗?

QQ截图20170607093720.jpg

  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高考制度还有不少弊端可以改进,目前也正走在路上

  近几年来,每到高考的时候,教育公平都是反复被提及的主题。虽然高考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闯独木舟”,但在绝大多数人的记忆和情怀中,高考依然是足以改变命运的一件大事。而不管是“鲤鱼跳龙门”还是高考失利郁郁不得志,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高考至少是凭本事来拼搏。所以,当一些学校在高考期间挂出“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这样的标语时,很多网友都高声叫好。而著名的安徽毛坦厂中学的万人送考场景,也年复一年成为新闻热点,人们意识到这是应试教育的印记,但这种“高考工厂”所承载的教育公平意义,却也越来越被人们珍视。

  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又一次引发关注

  社会学家李强这篇谈恢复高考40年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这种情怀,他谈到恢复高考前,“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而高考恢复,“给了大家公平起点”,“恢复高考,重新告诉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还谈到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高考对抵制“走后门”的巨大意义,他总结称“到现在为止,尽管我们提出说高考有很多的缺点,没有办法综合性考察人才,但是它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就是,全体中国人在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个公正的理念,对中国社会意义特别大。”

  所以,李强在谈到高考改革方向的时候,也是希望从教育公平角度入手,认为高考改革应取消加分,恢复全国统一命题等等。这一看法也理所当然得到了网友的力挺。

  的确,目前高考高招制度,人们关注的隐忧,也主要集中在公平方面。从很早的时候起,教育官员就担心“只按照考试分数来选拔人才”,会造成很多问题,因此高考高招一直存在些不少公平性成疑的“漏洞”,比如各种各样的加分、疑似倾斜优势省份的分省命题等等。不过,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已经多次表态要想办法改进。

  比如,清理高考加分数年来已经成为趋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种猫腻嫌疑很大的加分项要清理,数学奥赛等加重学生负担的加分项要清理,现在促进高校招生多样化的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加分也要清理。

  又比如,回归全国卷也成为趋势。2015年3月初,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国家统一命题范围将扩大,2015年新增3个省份,2016年再扩大7个,2016年全国共有26个省份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

  另外,广被诟病的“...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山东恢复高考40年:打破“一考定终身” 改革何往?

高考资讯 恢复高考40年 山东高考40年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山东恢复高考40年:打破“一考定终身” 改革何往? ”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QQ截图20170606180411.jpg

  梁如霞(前排中),山东财经大学退休教授,1977年参加高考,之前为工厂女工。这是她在上学前和工友的合影留念。

  1977年,关闭十余年的高考考场重新开启,也重新开启了无数人的命运。恢复高考40年,伴随着全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山东的高考改革也在探索中前行。高考改革,更加尊重教育公平。2017年,山东启动新高考改革,被称为高考改革新元年,选考科目不断调整,探索多元录取的评价方式,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也在慢慢扩大。

  恢复高考

  迎来改变命运之机

  恢复高考前,从1966年到1972年的6年间,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高等学校试点招收少量工农兵学员外,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几近停滞。1972年,高校恢复招生,但实行的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原则,给予“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推荐资格。同时,应届高中生,或者进厂务工,或者下乡劳动,失去直接升学的机会。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十年中积压下来的570多万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男女,从车间、农田、军营……走进了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考场。

  现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强,是恢复高考的1978级考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推荐’,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恢复高考,才是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的起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彭欣,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级学生。他18岁高中毕业后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工人。“如果没有高考,我顶多算一个优秀的中药炮制工。”而现在的他,是德高望重的中医教授,治病救人,传道授徒。

1121092295_14967108628561n.jpg

  彭欣的大学毕业照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守森更是坦言,“我祖辈皆农民,对于一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之子来说,高考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命运……”

  谈起现在的高考制度,彭欣禁不住想对当下的年轻人说几句话。“考大学是发奋成才的最好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不过,读大学和不读大学完全不一样,高考制度还是当今社会竞争体系中最公平、最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上这么多的岗位竞争与人员选拔机制,最严密最公平的还是它。”

  从考查知识点

  到注重解决问题<...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恢复高考40年:高考有了哪些变化?

恢复高考40年 高考40年 高考变化改革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恢复高考40年:高考有了哪些变化?”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6月7日,2017年的高考又将到来。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1977年10月,《人民日报》上一篇《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文章,吹响了高考的号角,也重燃了青年们求学的梦想。四十年来,跟随时代的脚步,高考也经历了几次大变化,而不变的是它催人奋进的精神。高考在即,中国日报网带您回顾四十年间的高考变化。

435610073886524678a3d8e0fdd003fd.jpeg

  恢复高考

  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请示报告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当年冬天,全国有570万人报考,全国高等学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录取率4.8%,这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

  时间小变化

  高考始于1952年,当年6月,教育部规定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这时候的高校将秋季学期视为一个学年的新学期,故高考时间定在暑期7月。1978年以来,也一直延续了这样的时间。每年,考生和家长都在炎热的夏天迎来高考。

  直到2003年,全国高考提前至6月份。据当年媒体报道,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7月洪涝灾害和台风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教育部为方便学生考试,同时考虑气象和自然灾害因素,将高考时间改在6月7、8、9日。

  科目综合化

  1977年,高考科目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1981年,外语成为必考科目,文科史地分开,科目变为6门,理科理化分开,要考7门。

  1999年,广东高考开始率先试行“3+X”方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此后,高考的科目逐渐变成了“3+文(理)科综合”的形式。

  高考科目的变化,显示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重视。

  阅卷标准化

  1990年,经过几年的试点试验,全国高考广泛推行标准化考试。《人民日报》称其为“我国自隋唐以来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

  所谓的标准化考试,即试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另一部分是“主观题”,答案写在试卷上。选择题的答题卡由计算机扫描阅卷计分,主观题由阅卷人阅卷评分,两者相加,即是该科考试的成绩。

  现在,不光高考,不少考试都采用这样的方法,但在当时确实是“考试、阅卷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实行标准化考试、阅卷,不仅能把评分的误差控制到最低限度,使考试成绩尽可能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也可以减少阅...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恢复高考40年:1977年的高考改变了我

恢复高考40年 高考恢复40年 1977年高考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恢复高考40年:1977年的高考改变了我”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W020170606250171199586.jpg

  肖远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现华夏幸福教育总顾问、总督学

  面前的这张照片,是我四十年前,1977年10月28日,在我家乡最好的照相馆照——如东县马塘照相馆照的照片。照这张照片时,是为了纪念我的高考通过了预考,也就是我有了参加恢复高考的首次、首场考试的资格。

  看着这张照片,就想起那场改变我一生的考试!

  难忘啊!四十年前的那场高考!

  那是1977年的12月23日。我怀着恢复高考后、实现理想的愿望,走进考场。我的考场在县城的一所小学(当时叫掘西小学)。当清晨的阳光刚好能射进教室的时候,我进了考场,心情紧张而兴奋,紧张是十多年从来没有这样严格的考试,距离学校几百米就有警察拉着警戒线,走进考场,两位监考老师要查验准考证。找到我的位置坐下后,很快扫描了一下考场,发现周边的考生,年龄大多长过我,心里不由得更加紧张起来。心脏像小兔似乎要跳出来。

  此时,我思绪万千: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生长在偏僻的黄海渔村。小时候,父母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读书,长大了才有出息!”就是父母的这句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求学的道路,成了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我读的小学,是大队的一所民办小学(当时村都叫大队),是一所关帝庙改建而成。我家就在庙堂的西北边大约二三百米。庙前有一颗银杏树,挂着一个小铜钟,钟声响起来,我飞脚跑去上课正好。学校就两个班,三位老师。就在这破庙里,我两年读完4年级,(跳两级)。“好好读书”,勉励我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读书生活。就是由于我记着父母“好好读书”这句话,我学习很用心、成绩好,高中毕业就留校做了民办教师。

  而今,我在考场,有机会高考了,考不好,那不是有负父母的期盼,自然这时的紧张是再正常不过了。

  考试的时间是上午9点,第一门是语文,应该是我的强项,因为我已经做了四年的民办中学语文老师。当我打开试卷:语文的第一道题是解释成语中加点的字:有“束手无策、万马齐喑、因势利导、言不由衷、防微杜渐、负荆请罪”这些成语中的“策、喑、因、衷、渐、荆”这些,此时,我的心情平静了。因为我心里有底了,我想,得感谢我父母教导我“好好读书”,今天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接下来,几道题,我也轻松完成了,我那时最怕的就是古文翻译,我一看试题的选文是《劝学》,我复习过,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此时我一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做作文,绰绰有余,可以好好想想,写一篇出色的文章。作文考题是以《苦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看了题目,我脑海里立刻想起我高中刚毕业时去参加的围海造田,那时的口号就是:向沧海要良田,这正时一场苦战,向大海宣战,多么合题,我可以说没有费力,写了一篇小小说。我竟然提前十分钟,交卷了。

  出了考场,心里比较轻松,抬头望去,阳光灿烂,此时虽然...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恢复高考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命运

恢复高考40年 为什么要恢复高考 高考恢复40年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恢复高考40年:改变了多少中国人命运”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QQ截图20170606103220.jpg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

  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高考!高考!

  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ce1e1c1e4b249997acb76964f27c2c97.jpg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

  梦想破土而出:

  197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

  正在地质队担任物探操作员的黄大年白天上班,晚上在营营蚊雷中、昏昏油灯下刻苦攻读……最终,成为27万“幸运儿”中的一员,通过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后来成为战略科学家,人生命运就此改变。

16b01f856019d6f21b348f9ea3ee6e5b.jpg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新华社发

  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8月初,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者纷纷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得到邓小平明确支持。

  从8月中旬开到9月下旬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激烈的争论后最终达成共识,改变“推荐上大学”的招生方法,恢复高考。

  当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

  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无数曾在迷茫与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

与恢复高考40年相关的高考资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