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读完一本作品后,仿佛身临其境,就像看一幅优雅的画作,它用洒脱的笔触渲染出淋漓尽致的墨色。那么,对于读后感,我们是否要强调体现自己的感受呢?小编认为,探讨“巨流河读后感”这个话题是非常值得的。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郑雪健(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
齐邦媛女士根据自已回忆所写的《巨流河》讲述了自己和家庭八十年来的历程,这本书讲述抗战期间逃难、读书,以及解放后自己在台湾从事文学、教育工作。我认为这本书以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败退台湾为分界,这是中国命运的转折,也是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们包括作者命运的转折。从那时起,他们只能隔海相望。
听老师说,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位于中国东北的南部,由此可以看出,齐邦媛女士对于大陆的思念之深,对东北故乡的思念之深。
读完整本书,我摘录了一些我认为很感人的作品,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网上对《巨流河》的评价似乎并不太高,也许是由于政治、文化上的原因,或者甚至是由于对作者处世态度的分歧。我不这么认为。至少这本书客观地介绍了当时的中国情况,描写了中国的深度。
下面为一些片段。
“九一八”事变后,作者全家从北京逃往南京。我第一次见到哥哥的同学,后来的张大飞:
我永远记得那个寒冷的晚上,我看到他用一个十八岁男子的一切自尊忍住号啕,在我家温暖的火炉前,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窗外,妈妈种了几棵小树,在风雪中摇摇晃晃,弯腰差点折断。自此,我深深地记住了他的名字——逃到营口后,他把原来父母取的吉祥名字“张乃昌”改为“张大非”。
从那时起,每个星期六下午,我都会期待着他在我哥哥吵闹的同学中间那忧郁而温柔的微笑。
和哥哥的同学爬山是作者对小大飞最早的记忆之一
下午四点,当我开始下山时,突然刮起了风。我走得比他们慢,渐渐地一个人落后了。哥哥和那些大男生已跑下山,我仍在半山抱着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随着山风的尖锐哨声,我开始在寒风和恐惧中哭泣。
这时,我看见张大非在山口回头看着我。
天已渐渐暗了,他竟然走回头,往山上攀登,把我牵下山。到了隘口,他用学生的棉大衣裹住我三十多公斤的身躯,说:“别哭,别哭,到了大路就好了。
”他眼中的同情与关怀,是我这个经常转学的十二岁边缘人很少看到的。
以上为齐女士刚认识张大飞时候的场景,在读以上第一段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就像文章中所说:窗外,妈妈种的几棵树在风雪中摇晃,弯的近于折断。张大飞就像这些小树中的一颗。他的家庭被毁了,他在童年时逃走了。
这正好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写照。之后的支个片段也算是细节描写了,对于读书时的我们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要换位思考,当时作者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面对哥哥和其他男孩都跑下山,面对凛冽的山风,面对时间越来越接近黑夜,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并不太平,这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是极其可怕的。就在这个时候,张大飞回头把作者带下了山,这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片段,但却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总是记忆犹新的。
这也为后来的一些事做了铺垫。在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出张大飞的善良,首先张大飞与自己的哥哥和其他的男孩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从张大飞将棉大衣裹在我身,以及对我的安慰,更加突出了张大飞的善良。可以说,张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