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栏目,提供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方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

  2、体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4、掌握几个重要词语。

  【教学重点】

  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教学难点】

  马克思伟大贡献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简述所知道的马克思的情况后,教师播放《马克思》短片录音剪辑(约2分半钟)。

  录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那时候,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非常激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因而称为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在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他上学时学习很努力,中学毕业的绝大多数课程获得了优异成绩。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有崇高理想,在中学毕业的作文中就表示,今后要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大学毕业后不久,他担任《莱茵报》主编,后来,马克思因发表文章抨击当时的德国的专制政府,被迫离开德国,移居到法国的巴黎。在巴黎,马克思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并且同许多革命者建设了联系。那时候,他精心研究社会发展规律,逐渐成为共产主义者。

  这是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厅。马克思在他旅居英国的34年中,利用这里丰富的藏书,对历史,对哲学,对资本主义作了透彻的研究和精辟的剖析,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著名的《共产党宣传》和《资本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逝世,安葬在这座公墓内,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给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从此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2、抽学生复述所听到的关于马克思的主要情况。

  二、关于文体

  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

  三、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

  1、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

  2、简述死者生平。

  3、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件,但主体内容在第3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评述。

  四、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

  明确:

  1、简述马克思的逝世经过。(第1自然段)

  2、概述马克思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第2自然段)

  3、评赞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第3~8自然段)

  4、寄托哀思,表达伤痛之意。(第9两自然段)...

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相关的高中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展示马克思在海格特公园的坟墓图片,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板书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从“讲话”二字知道是演讲词,因此是以议论为主;从“墓前”二字可以知道这是悼念马克思的悼词,所以有记叙和抒情。

  恩格斯写了马克思什么贡献?

  二 师生探究第三~六自然段,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

  (注意:以下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教师试教学进程而定,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扔给学生。)

  马克思的贡献是什么?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还有其他领域的发现。

  如果教师还想从语言点方面多让学生探讨可使用下面三道题,如果不用可以不用考虑。

  1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还要概述其他领域的发现?

  4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你可以做到吗?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民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谈到其它。“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物质决定精神,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 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 “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 “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4马克思的发现是他近30年呕心沥血,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以及大量艰苦的研究才获得的成果。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样的人实在是伟大的。

  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作者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板书:赞其功

  三 师生探究第二部分第二层(第六~七自然段)。

  下列练习可做引导。

<...

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相关的高中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一)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展示马克思在海格特公园的坟墓图片,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板书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从“讲话”二字知道是演讲词,因此是以议论为主;从“墓前”二字可以知道这是悼念马克思的悼词,所以有记叙和抒情。

  恩格斯写了马克思什么贡献?

  二 师生探究第三~六自然段,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

  (注意:以下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教师试教学进程而定,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扔给学生。)

  马克思的贡献是什么?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还有其他领域的发现。

  如果教师还想从语言点方面多让学生探讨可使用下面三道题,如果不用可以不用考虑。

  1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还要概述其他领域的发现?

  4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你可以做到吗?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民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谈到其它。“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物质决定精神,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 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 “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 “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4马克思的发现是他近30年呕心沥血,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以及大量艰苦的研究才获得的成果。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样的人实在是伟大的。

  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作者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板书:赞其功

  三 师生探究第二部分第二层(第六~七自然段)。

  下列练习可做引...

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相关的高中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下面是由留学群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理清文章的结构关系,感知文章明晰、谨严的结构所表现的逻辑力量;

  2. 体会文章简洁的语言所表现的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和理性力量。

  3. 深入体会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 过程和方法

  1. 建基于文本的分析,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与分析能力。

  2. 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图片、文字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体悟马克思那种生命不息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止的崇高的献身精神。

  2. 学习马克思“思考一切”的对世界的观察方法,并树立为百姓谋福祉的无私精神。

  一、 课前准备

  1. 通读全文至少三遍,正音正字。

  2. 查找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及其革命活动的资料。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厦门也出现了甲型H1N1!某些学校的校园也出现了流感病例!这样的消息令我们陷于恐慌之中。但是甲型H1N1毕竟是可防可控的,去年有一场几乎使全球面临覆顶之灾的危机,至今为止,这场危机还深刻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金融危机)经常关注世界形势的同学知道,这场危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远甚于对中国的影响,历史再次证明了了一个伟人对历史发展的判断的先进性,也证明了我们国家所选择的立国道路的准确性,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马克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马克思交往40年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的发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显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图片)

  (二)

  Ⅰ、文章情感基调

  1. 问:大家课前已经查找过资料,谁来说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交往和葬礼的情况?

  资料:卡尔•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恩格斯于1820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从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

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