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报到工作总结(篇1)
为切实贯彻国家“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单位立足实际,创新机制,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双减”和课后服务新路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建章立制
镇学区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行事历,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辖区各小学校长是“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德育主任分管此项工作,按照“一校一案”制订了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规范了办学行为,为“双减”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坚持学习培训,强化宣传引导
镇学区及各小学分别召开教职工会议,全面学习“双减”相关政策、文件,深刻理解“双减”工作的深远意义。通过召开“双减”背景下(20xx版)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会、“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模式探索培训会等,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公众号、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和自媒体向社会宣传“双减”政策。通过召开家长会、主题班会,印发《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使“双减”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合力。
规范办学行为,落实“五项管理”
镇学区和各校制定了“五项管理”相关制度,细化措施。尤其在作业管理方面,一是制度精细化。镇学区制定印发了《作业管理细则》《作业审核公示制度》《作业定期评价考核制度》等相关文件,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奠定了基础。二是作业动态化。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三三三”作业模式,即:三个部分、三个层级、三个等次。“三个部分”指学生作业由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发散性作业组成,基础性作业为必做题,拓展性作业和发散性作业为选做题。“三个层级”指学生完成三个部分的作业定为A级;完成两个部分的作业定为B级;只完成基础性作业,定为C级。“三个等次”指教师在作业批阅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又分为三个等次,分别是A+、A、A-;B+、B、B-;C+、C、C-。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业情况自主选择每天的作业数量层级,使学生作业自主化、动态化、科学化。在作业形式上可布置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性作业及个性化作业,提高了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三三三”作业模式,既不把学生人为地分级定等,标签化,固定化,又照顾了学生的学习差异,给学生提供了成长空间。三是作业单元化。学区召开了“双减”背景下大单元作业设计培训会,举行了大单元作业设计比赛,提高了单元作业的统整性和系统性,减少了机械重复性作业,减轻了学生作业量。四是课堂生本化。严格落实精讲多练、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控制教师讲授时间,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避免教师过度主导课堂、学生训练不足、课后作业过多的问题。五是检查常规化。各校建立了教学常规督查机制,每天对教案、作业及批阅情况进行检查,定期通报,严把作业总量关和质量关。学区举行了教案、作业集中展评,达到了教师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的目的。
在睡眠管理方面,学区制定了《学生睡眠管理制度》,督促家长对学生睡眠严格监管,通过问卷调查、入户了解等方式,及时了解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在手机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学生手机管理制度》,通过家长会、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宣传小学生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