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经过课堂实践后,总会有很多发现和缺陷,需要教学反思,进行总结和改进。教学反思怎么写?以下文章“《卧薪尝胆》教学反思”由留学群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一)
本课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这又是一篇成语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上课气氛活跃,孩子们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教学了生字词,并且着重理解了两个词语的意思。舂米推磨,这两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靠着老师的语言文字就这样说一说,我想孩子们也只能是理解的云里雾里,所以我出示了两张图片,并借助于舂这个字的字形让孩子们来进行理解。
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分为三个部分,一、理解兵败求和。想一想越王真的愿意去求和吗?如果不去会怎么样?让学生想象说话理解越王的万般无奈。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想孩子们会理解。我觉得重点就要让孩子理解,忍受屈辱,让学生自己去找,文中哪些地方说了,越王勾践受了屈辱,再此基础之上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越王是如何忍辱负重的。第三部分,理解卧薪尝胆的深意文中说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还要尝一尝苦胆,这些都是卧薪字面的意思,真正地意义要引导学生说,后来这个词引申为,为了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愤图强。
通过这样一梳理,我相信孩子们也能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也能够记住卧薪尝胆的深意,最好要能让孩子们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当今社会还有哪些人也需要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二)
《卧薪尝胆》这一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由此我确定了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难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勾践的“屈辱”,感悟勾践忍辱负重的精神。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带给了颇多思考,下面就上课的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一、由图导入,揭题质疑:我通过春秋列国图,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斗争的激烈与残酷,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征服”的内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过渡到课题的板书,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有的说:“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初读,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教学字音时针对学生读错的“夫差”“奴仆”及时带领学生读准,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的基础上分男女生读,进一步巩固字音。整体感知时本想自己精心设计出示的词语顺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应该会说。可学生面对那么多的词语总想把它说具体,反而成了简单复述了。换一个方式——出示文中的关键词语“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受尽屈辱卧薪尝胆灭掉吴国”效果应该会好些。
三、直奔画面,理解题意:我出示的是书上的插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的情景,在浏览课文划出相关句子时,学生只画了“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描写“卧薪”的句子——“晚上,就睡在柴草上。”后来我想这里是我的问题不够明确,我直接让学生划出描写“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