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是否在写作文方面毫无头绪呢?作文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强化的基础技能,常常动笔写作文也能锻炼我们的艺术理解能力。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用词和表达。在此,与大家分享一篇在网上的广受赞誉的文章——“初中的日记”,相信这里有你写作时所需寻找的答案,快点过来看看吧!
初中的日记 篇1
春节的气氛悄悄来临,新的一年穿着新衣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来自各校的小记者们在剧院欢聚一堂,观看“百大金鼎”杯20xx年聊城晚报小记者元旦联欢会。
偌大的剧院座无虚席,人声鼎沸,两点钟,节目准时开始,诗歌朗诵、歌曲、相声、小品、舞蹈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比爸爸》,在欢乐的气氛中了解了不同的爸爸。《临时爸爸》引来小记者们的声声欢笑和赞叹,也让在座的家长知道当一个家长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不容易。还有,《我相信》这首流行歌,小记者们却依然翻唱出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白字先生逛大街》,中国工商“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中国人民“很行”……其实,都是“银行”虽然听起来可笑,但正反映出我们平时的粗心,我也有类似的笑话,通过这个节目,我一定要记住粗心害人不浅,我一定要改。
怎样,我们的晚会很精彩吧。这次晚会不但是20xx年的结束,更是20xx年的开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很想去look一下呢?那就来明年的——元旦联欢会吧!
初中的日记 篇2
每年的冬天,吃着热烘烘的米饼观赏着梅花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清晨,书包里总是少不了两片热热的米饼,那是外婆亲自放到里面的。即使外面北风呼啸,我也不觉得寒冷。
天朦礞亮,外婆就推着简易的三轮车,停在了那棵遒劲的梅树下卖米饼。这是她生命里无法割舍的情。她为了这份工作尽心尽责,热情满怀。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为别人送去一丝丝的温暖。雪白的米饼注入了她全部的心血,而米饼背面的金黄则是她的骄傲。每一片米饼都仿佛是温暖的白日光。
在那不满中文的脸颊上,虽然看的出忧愁和惋惜,但也不缺乏灿烂的微笑。外婆年轻时,微笑常常挂在嘴角,很招人喜欢。生活很艰苦,可这微笑是她乐观的见证,也是她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原由。
每天早上,她那一篮子米饼都能卖完,有时候还紧缺呢!
虽说外婆年老了,腰也不自觉地弯了下去,可她依然那样辛劳那样努力。她说她最爱是梅花,最喜欢在悠悠的梅花下做着米饼送出温暖。簇簇的梅花,傲然的精神,促使她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毫不气馁毫不懈怠地去创造人生的价值——外婆的话经常回响在我的耳边。
外婆天生在不停地忙碌着,她不像别的老人去享受晚年的夕阳时光。不是我们不让,而是她自己不肯放下这一切,包括放不下那一棵梅花。我为外婆的执着感动,所以一到星期天我就陪着外婆一起去到梅树下卖米饼。
如今,那棵美丽而充满无限依恋的梅树不知何时被建筑工人搬到了何处。外婆为此伤心了好几天,泪水一遍遍地打湿了前襟,但她并未停止卖米饼,毕竟她舍不得放下的太多太多。
我常常想到《卜算子 咏梅》,也许它正是外婆的人生写照。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啊,外婆她在米饼香中笑,在人群中笑,在梅花中笑,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