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案](https://img.liuxuequn.com/2017/0116/20170116024053142.jpg)
下面是留学群为各位初二教师搜集整理的八年级(初二)教案,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案 初二教案 |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
下面是留学群为各位初二教师搜集整理的八年级(初二)教案,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案 初二教案 |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河流》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地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在我国主要湖泊。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工具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
【板书】一、以外流河为主
让学生看“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师总结】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部距海远,...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运用地图查阅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和读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难点
能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以图释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大中国》,多媒体展示天安门、长白山天池、乐山大佛、桂林山水等的图片。
(引导)伴随着一首慷慨激昂的祖国赞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优美的景观。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都热爱这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中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学习第一节《疆域》。
二、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带着目标学习,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 、我找我家——中国的地理位置
(过渡)同学们,初一我们学过可以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呢?读图结合课本第三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东、西)。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_______跨纬度广,北回归线穿过我国____部,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东临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夸我家——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知道(过渡)那我国的位置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四页图文,完成合作探究题。
1.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第1组解决
...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工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2.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我国工业发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教学过程
【导入】工业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苏州的经济发展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那么苏州的经济到底有多强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数据(投影展示)
转:通过同学们新闻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苏州的经济位列全国第五,单论工业更是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可以看出我们苏州的经济确实很强,其中,工业的贡献很大,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
【讲授】工业及其重要性
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什么是工业?
(2)工业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我国的工业分布情况如何?
带着这几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100-103页。
2.教学引入:以汽车生产为例,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什么是工业。
请同学再举一个工业生产过程的例子。liuxuequn.com
3.小组讨论:请同学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结合图片,举例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
教师讲述:目前,我国的工业概况,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过程中。
中国的工业发展迅速,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展示图片:正在研制生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视频展示相关新闻视频,让同学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贴近生活,学生思路易于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师: 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小试身...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气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板书)第二节 气候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
看书《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怎样读懂这幅图呢?
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②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学生答后,教师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③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0℃以上或>0℃);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0℃以下或<0℃)④再观察一下等温线的疏密和空间变化的幅度。想一想,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什么?(学生:气温的差异较大)⑤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学生:最南16℃、...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民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等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 第三节 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
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
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liuxuequn.com
2. 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师生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币,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的有几种文字,分别是哪几种?并让学生了解“我是中国人”几种民族文字的写法。
明确:四种文字,分别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
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国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媒体展示】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习俗、节日等,并由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得出结论。
明确: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我国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到1949年以后,人口...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黄河基本概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理解黄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
视频导入,展示黄河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一、认识黄河
(学)自主学习
学的意图:众所周知知“学而不思则罔”。“学”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环节,保证学生能够认真的看书、独立思考、深入思考,便于学生用脑思考、理解所学内容,为后面的“论”“展”做铺垫。
1: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 落实学习目标1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学生利用《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下列表格内容。板画无注记的黄河干支流图让学生填图。通过学生的读图、填图活动突出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2:说出黄河的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落实学习目标2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利用文字、景观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
(论)(合作交流)
合作要求:
1.对议:“自主学习”1、2
2.组议:“对议”存在的疑惑
3.时间:约3分钟
(展)(展示汇报)
1. 小组选代表展示。
2. 其余同学准备质疑、补充、完善。
3. 时间:约5分钟
二、赞美黄河
意图: 本课的重点虽然不在这里,但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步骤:
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liuxuequn.com
2.进行完这个活动,此时同学们对母亲河的奉献、伟大有了初步的感受,为进一步加深印象,此时,多媒体显示三组景观图片,自然而然印象深刻。
三、忧患黄河
(学)自主学习 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通过触目惊心的黄河决口和数据资料,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危害,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以上活动,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思维能...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