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教学目标
深入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位中学教师问一个尖子学生,有什么人生目标。中学生这样回答:我读好书、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有多少人超越这种生命的简单循环呢?其实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袁隆平,被国际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现在74岁的袁隆平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下大雨,他也要到田里去看看,看水稻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使得单产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中国大地有一半的水稻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这位科学家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
在湖南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搞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养出杂交稻的袁隆平。”袁隆平经过自己长期的科研活动发现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并将其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饥饿问题,满足了社会和整个世界的需要,从而实现了其人生价值。袁隆平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1995年3月起,有人不断以“莫文隋”的名义默默资助南通工学院的石洪英等两名特困生,陆续汇款数千元。一段时间,人们以为“莫文隋”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后来才恍然大悟,这是热心人做好事不留姓名。这件事很快被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并发动广大市民帮助寻找,却始终找不到“莫文隋”的真人所在。从此,“莫文隋”的故事传遍江苏,乃至中国大地,继而在南通涌现出了一群“莫文隋”式的人物。
从这些“莫文隋”式的人物的行动中,我们发现他们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努力奉献。奉献让他们感到充实。)相比之下,那些只想吃好、喝好、玩好,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他们是否真正幸福?(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积极投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个人与社会相比,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任长霞作为女性,假如出生在封建社会,她能成为一名公安局长吗?如果杨利伟出生在解放前,他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航天员吗?为什么?(个人事业的成功,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近几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时,有不少人热衷于大城市和优厚的工作待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