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穿着长袖紧身的国服巴隆他加禄衬衫,新娘穿着圆领耸肩的国服特尔诺连衣裙,他们携手走进西班牙人修建的巴洛克式天主教堂,并肩站在用美国英语主婚的神父面前,用英语庄严盟誓。这是菲律宾常见的婚礼场景,展现了这个东南亚国家独特的亚欧美三重文化色彩的相互交融。
从公元前上千年开始,马来人就从马来半岛和周边岛屿迁移而来,先是带来原始宗教,后来带来从阿拉伯人那里接受的伊斯兰教,并在苏禄群岛、棉兰老岛等地建立苏丹国。从公元3世纪开始,又有印度人和华人迁移而来。印度移民带来的是佛教,中国移民带来的则是先进的农耕、手工技艺以及儒家文化。这些外来移民之间以及他们同当地人之间相互通婚,使菲律宾成为一个多民族混血的国家。现在,马来血统的人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80%。他们依照先祖的不同来源地和生活习俗,分为七十多个民族。其次是华人血统的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但是,纯正的华人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是与其他民族的混血者。其中最着名的,有菲律宾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前总统克拉松·阿基诺夫人,她的儿子、现任总统阿基诺三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菲律宾形成一个以马来血统为主的诸多亚洲民族的大融合。民族的大融合,必然带来民族文化的大交汇。现今菲律宾流行的民居,是在原着民竹屋椰篷的基础上,改用砖石材料建成的。菲律宾的国服,是以他加禄人的衣饰为基准,吸收其他民族的某些长处,稍加改良而确定的。菲律宾人喜爱的液汁木薯、蕉叶包饭等食品,是运用不同民族的烹饪技艺制作的。菲律宾现有语言70多种,大多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但吸收了包括华语、古印度语在内的多种民族语言的词汇。全国统一使用的菲律宾国语,是以最广泛使用的他加禄语为基础,吸收其他一些语言中的优秀成分在1959年创立。
菲律宾社会文化的底色虽然多彩多姿,但本质属性还是东方的。从16世纪开始,菲律宾先后沦为两个西方大国的殖民地,其社会和文化受到猛烈冲击,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1521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奉西班牙王朝之命,率领远征队从美洲向西航行,旨在寻找印度,却意外地发现现今的菲律宾。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鲁伊·洛佩斯·德比利亚洛沃斯踏上菲律宾中东部的莱特岛和萨马岛,以西班牙王子菲力普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菲力纳斯”。“菲力纳斯”后来演化成“菲律宾”,用来指称整个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开始对菲律宾实行殖民统治。它奉行“一手挥长剑,一手执圣经”的策略,在长达330多年的时间里,给菲律宾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菲律宾涂抹上一道浓重的拉丁文化色彩。
西班牙首先向菲律宾派来大批远征军,到处修建哨所、要塞和城堡,维护其殖民占领,镇压敢于反抗的本地人http://flbym.533.com/。随后,西班牙就推行“心理教化”,广泛传教。1569年,登上西班牙王位的菲力普王子下令,所有菲律宾人均要皈依天主教,违令者以“异教徒”论罪。同时,他派遣教士上万名,在菲律宾各地建立教区,修建教堂,宣讲天主教教义。到18世纪,天主教基本上成为菲律宾全民性宗教。菲律宾的天主教会是维护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掌握着很大一部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权力。它不但占有大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