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我们不是同类。
“这个世界上其他人全部不知道的,有一个我,只给你看。这个世界上其他人全部不知道的,连你也不了解,还有另一个我。”这一句出自《ourselves》。 很多人,哪怕是平常人可以把我和他们归为同类的人都不喜欢的歌。可是,我喜欢。
你眼中看到的我,是我给你看的那个我,不是别人看到的我,也不是真正的我。
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相互安慰,没有那种“同类”存在。所以我们把“同类”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人类就可以互相感觉和志同道合的人们在一起,和一样的同类在一起。
于是我们就拥有了:生活上的同类,学习上的同类,网络上的同类,音乐上的同类,游戏里的同类……于是我们就成为了,这无数个同类的交集,就像一个韦恩图,我们站在许多圆圈相交的那一点。而那一点,容不下第二个人。
我喜欢什么?你知道吧?认识我的人,不同的人会给我不同的答案。我讨厌什么?你知道么?认识我的人,每个人回答得更不一样。
我的生活是,每天如何如何,有什么很开心,没有什么很烦躁不安。我存在的族群里,是怎样的人,有许多个不同的划分呢。
我喜欢什么样的人,讨厌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标榜的是什么,我鄙夷的是什么。
我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从在街上顺手买的饮料,到交的朋友,喜欢在一起的人,买的大大小小的商品,听的音乐,打发时间的方法。到理想,人生道路,道德标准,价值观,DEAL,伴侣,生活方式。什么样的行为让我赞赏,什么我看不惯。
我希望这个国家变成什么样,我希望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
我想要别人用什么眼光看我。
谁知道?
同样的,我也不知道你的。
从日常生活经历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真的,十几年的人类社会生活已经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不改色地撒谎。有的东西给你看真相也无妨,但是我不想。不是必要与不必要,而是我们下意识学会了隐藏。
在害怕什么?信任与怀疑互为表里,不是同类的我们也可以互相信任,如果有了同类也要互相猜忌。
人类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彼此信任,同时彼此怀疑,互相关怀,同时互相害怕。想知道别人,也想被别人了解,结果却始终有一点阻碍挡在中间。
不是同类,拿什么去了解,拿什么去感同身受。于是我们不去懂,跳过这一部分依然生活在一起。可是想互相了解的心意却不会少一点,心里还是遗憾,还是寂寞。因为不是同类。
我们不是同类,但是却生活在一起,在这同一个地球上,为了心底的寂寞呼喊,和不是同类的彼此抱团取暖。
什么时候,你能够看到我隐藏在内里却一直渴望你看到的那一部分,也许我们就在同类的路上更加靠近了一步。
什么时候,我能够知道你不想故意表明给我却希望我明白的那一部分,也许我们就距离同类更近了一点。
在那之前,就让我们把“同类”这个标准放大一点,怀着寂寞,假装互相了解地生活在一起吧。
本文是留学群散文栏目为您提供的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喜欢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