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栏目,提供与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实用12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七年级上册课件 七年级课件

  根据您的需求小编为您静心整理了与“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有关的内容。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师制定教案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您肯定会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篇1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四、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五、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六、课堂讨论:播放多媒体资料,并展开讨论:帝、景帝、武帝-----你最佩服谁?从其身上你得到了哪些教育或者启示?。

  七、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与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相关的实用资料

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七年级上册课件 七年级课件

  每位老师在授课前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和课件,每个人都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学材料。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必须注重教案的科学制定和执行。以下是留学群整理的与“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相关的详细信息,欢迎阅读本页面!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篇1】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7、长征: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0、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与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