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l(4分)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
⑴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燃烧过程中还可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由于面粉中另一种营养素燃烧产生的,该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⑵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货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22.(5分)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70 ℃时,在l00 g水中加入ll0 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____g。
(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23.(7分)Cu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__,氧化亚铜_____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9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2.8g
①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滤液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氧化铜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_g。
25.(6分)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化钙()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主要是
、
和
。
(1)石灰石粉溶解时,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加入BaCl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Ca(OH)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
⑶检验“滤液”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提高产品纯度。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6.(4分)实验室常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干燥气体。下面是两种简易的排空气集气装置。用编号填空:
(1)实验室收集CO2选用_____________,收集O2用___________。
(2)如果要收集SO2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收集CH4选用______________。
27.(9分)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各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Mg(OH)2需要36. 5%HCl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
操作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各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28.(8分)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舞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O2。该活动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___。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
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29.(8分)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室仅提供了稀HCl、Na2S04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
|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D 6.C 7.C 8.B 9.D 10.A 11.B 12.D 13.A 14.D 15.C 16.B 17.B 18.A 19.A 20.D
21.水和二氧化碳 蛋白质 B C
22.⑴不饱和
⑵90
⑶①硝酸钾 ②C
23.⑴
⑵
⑶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24.⑴生铁
⑵
⑶①Cu、FeFeSO4、H2O ②16g
25.⑴
⑵硫酸根离子镁离子
⑶HCl
26.⑴A A
⑵A B
27.⑴① ②漏斗、玻璃棒
⑵①
②20 ③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
28.⑴装置气密性
⑵
⑶装置Ⅰ中生成氧气,使Ⅰ内压强增大
⑷AC
29.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分别取三种粉末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 一支试管粉末溶液,该粉末为碳酸钠,另两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
分别往剩下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钡,无明显现象的硫酸钡 |
语文真题 | 数学真题 | 英语真题 | 物理真题 | 化学真题 | 历史真题 | 政治真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