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四、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老年人肝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或合并多器官严重疾病。因此,用药要因人而异,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尤其对体质较弱,病情较重的患者切不可随意加药。
2、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老年人体虚多病,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若药物使用不当可使病情急转直下,甚至无法挽救,故首先应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对有些病证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就不用,更不要滥用。不辨证就无法选择中药,掌握了辨证之后,还需要知道哪些中药是治疗此证型的。辨证有误则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致病情更趋严重。如疮疡日久、大失血患者即使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禁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实热证、津血亏虚者忌用温里药。再如羚羊解毒片有疏风、清热解毒功效,治疗外感风热效果好,用于外感风寒者则会加重病情;而川贝止咳糖浆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有效,若用于肺热咳嗽则会加重病情。
3、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液灌流量减少、总蛋白减少等“四少”现象。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较成年人减低1/3~1/2,致使血液内药物浓度较一般成年人为高,药物半衰期亦较一般人明显延长。
4、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
5、
【正确答案】 AE
【答案解析】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日久会出现肺阴虚象,宜用西洋参、沙参等,益气养阴清热,若用红参,偏于甘温,反而使余邪复燃,病情加重。
6、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1.辨证论治,严格掌握适应证
2.熟悉药品,恰当选择应用
3.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
7、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肝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蝉蜕、钩藤、僵蚕、地龙等。
8、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有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尿频,面色苍白,舌胖,属于肾虚,宜用补肾的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熟地等。
9、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药及时,用量宜轻;2.宜用轻清之品;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10、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包括:1.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2.忌用有肾毒性的药物;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肾损害;4.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5.定期检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1、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对肾功能有影响的动物类中药:
(1)斑蝥
(2)鱼胆
(3)海马
(4)其他 蜈蚣、蜂毒等也具肾毒性。
12、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以及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神丸、砒枣散等,均含砷元素,被服用后可水解生成3价砷离子,3价砷离子对机体的毒性是多方面的,首先危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临床表现有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和转氨酶升高、黄疸、血尿、蛋白尿等肝肾功能损害。
13、
【正确答案】 DE
【答案解析】 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
14、
【正确答案】 CE
【答案解析】 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
15、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苍耳子、蓖麻子含有毒蛋白类,可以引起肝损伤,其中,蓖麻毒蛋白的作用机制是阻断蛋白质的合成,和相思豆毒蛋白机制相似,相思豆蛋白的毒性反应使肝脏坏死,淋巴充血。
苍耳子含有苷类成分,对于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有:水肿、少尿、尿闭、血尿、尿失禁、肾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蓖麻子对于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有:血尿、少尿、尿闭等中毒性肾病,还可能导致急性肾衰。
16、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引起急性肾衰的含动物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对此类药物中毒,如发现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
另外,近年报道,茴香桔梗丸、云南白药、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成药也可引起急性肾衰。
17、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肾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损伤的药物;必须要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如果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
18、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严格掌握各种药物适应证,避免滥用。
(1)药物应用中注意剂量、疗程,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尿酶、尿蛋白及肾功能。对某些有肾损害高危因素者,药物应慎用或减量。如婴幼儿、营养状况差、肾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必须要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2)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3)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煎煮时间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毒性作用越强。因此应搞清不同中草药的煎煮时间。同时煎煮器具不当,也可致毒,应避免用铝锅、铁锅煎药。
(4)如果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一般排泄极为缓慢,不但一次用量要严格控制,若长期服用,即使小剂量也易蓄积致肾损害。
(5)一旦发现有肾损害,应立即停药,根据不同药物种类及其临床表现给予相应处理。
19、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甘草1~3g能调和药性,5~15g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
20、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近年来发现,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
21、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动物类中药
(1)斑蝥 斑蝥的肾毒性极强,主要含有斑蝥酸酐,超量内服或外用或制药不慎均可引起中毒。因毒性强,发病迅速,故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甚至死亡。
(2)鱼胆 胆毒鱼类的鱼胆含有胆汁毒素,可降低肝、肾、脑等脏器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抑制细胞的氧化磷酸化,造成肝、肾、脑的细胞广泛中毒坏死。又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胆毒素取代了去甲肾上腺素,以致小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下降,肾血灌流量不足,引起少尿或无尿,从而促使肾功能衰竭。
(3)海马 别名水马、马头鱼。性温、入肾经,有温肾壮阳、活血散瘀作用。提取物含雄激素,治肾炎、肾阳不足。煎服偶可引起皮肤紫斑、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
(4)其他 蜈蚣、蜂毒等也具肾毒性,应用时要严格限制剂量。引起急性肾衰的含动物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对此类药物中毒,如发现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处理应立即予以洗胃去除残留毒素,除支持疗法外,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或过敏反应,早期及时透析治疗。
22、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近年报道,茴香桔梗丸、云南白药、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成药也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总苷、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一般在服药数日后可出少尿型急性肾衰。
23、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川楝子、黄药子含有萜类和内酯类成分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不少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苍耳子有小毒,生品对肝脏有损害;蓖麻子含有毒蛋白类成分,能够引起肝脏损伤。五倍子中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进入机体后几乎全部被分解成倍酸与焦酸,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
24、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萜与内酯类 萜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不少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但肝损伤机制还不甚明了。包括有川楝子、黄药子、艾叶、苦楝子等,其中川楝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能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肿大。
25、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肝病患者或肝功能不全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必须动态监测肝脏功能,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果在治疗期间突然出现转氨酶的异常升高、黄疸或黄疸加重等情况,应警惕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要误认为是肝病病情加重而增加药物的用量或添加新的保肝药物。临床医师应该对病情及药物反应作出正确的评价,根据肝功能损害的程度选择药物品种、剂量以及疗程等。同时注意避免加重肝损害的诱因,如空腹状态下服药;患者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服药;嗜酒者或饮酒后服药。
26、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包括有砒石、雄黄、代赭石等,其毒性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其原浆毒作用可抑制含巯基酶活性,使肝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肠充血,皮细胞坏死。
27、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苷类:可分为强心苷类、氰苷类和皂苷类。强心苷类及氰苷类成分鲜有造成肝损伤的报道,皂苷有局部刺激作用,有的还有溶血作用。含皂苷的中药有三七、商陆、黄药子等,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肝脏毒性中药。
2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毒蛋白主要存在于一些中药的种子中,如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等,其中蓖麻毒蛋白的作用机制是阻断蛋白质的合成,和相思豆毒蛋白机制相似,相思豆蛋白的毒性反应使肝脏坏死,淋巴充血。
29、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苍耳子有小毒,生品对肝脏有损害;相思豆含有毒蛋白,其毒性反应使肝脏坏死,淋巴充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