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 )。
A.初岁环节
B.中间环节
C.过度环节
D.最后环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或者说,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以发展起来。
17、思维的( )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A.直接性
B.间接性
C.选择性
D.概括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18、( )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A.知觉
B.回忆
C.语言
D.能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正常成人的思维活动和相互问的思想交流,都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思维离不开语言。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19、( )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
A.思维
B.意识
C.回忆
D.言语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20、根据脑电波的变化,睡眠缢过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 )。
A.10分钟
B.20分钟
C.40分钟
D.90分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
21、人的意识的感觉器官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使人能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加工的属性是( )。
A.回忆
B.思维
C.注意
D.想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外间世界纷繁复杂,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但是,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就要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使人能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加工。人的意识的这种属性就是注意。
2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
23、从不满到暴怒的表现是情绪和情感的( )。
A.强度
B.激动度
C.动力性
D.紧张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从不满到暴怒,从惬意刭狂喜都是弱和强的两极。在这两极之间,还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强度,如从不满到暴怒之间可以区分出生气、发怒和大怒等几种强度,从惬意到狂喜之间可以区分出高兴、欢喜、大喜等几种强度。
24、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情属于( )。
A.双重趋避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趋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就是趋避式冲突。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情就是趋避式冲突。
25、心理学家把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 )。
A.自尊
B.认同
C.情感
D.模仿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心理学家把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认同所产生的效仿与简单的行为模仿不同。
26、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 )。
A.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B.形象思维迅速发展
C.概括思维迅速发展
D.创造思维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种过渡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7、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不包括( )。
A.恒等性
B.平衡性
C.可逆推理
D.两维互补推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即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
28、道德情感不包括( )。
A.羞愧
B.良心
C.内疚
D.救助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故D项错误。
29、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年飞跃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发育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春发育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f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
30、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
A.人生观
B.价值观
C.世界观
D.思想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的目的是指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态度是指人怎样对待人生。
留学群心理咨询师栏目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