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对策
①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高校
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学校定位不准
平行志愿中,所报院校总体“扁平”,各个学校差距没拉开,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忽视批次院校的填报
每个批次院校都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特别是高分学生,某些第二批次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下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过分重视专业 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主要因素。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
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 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①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②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③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④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预防对策:
了解录取流程与规则
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①认为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②坚持留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预防对策:
分数边缘考生,不妨试试报考外地高校,世界很大,出去走走,不拘于一城一地。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大学排名 | 专业排名 | 高考热门专业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征集志愿 |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